英国著名逻辑学家罗素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出生在英国一个古老而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父在维多利亚时代曾两度出任首相。罗素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他是在祖母一手照料和教育下长大成人的。祖母曾在他12岁生日时赠送给他一本 《圣经》,书的扉页上题写着“勿随众人作恶”,这句话成为罗素一生道德上的座右铭。 1895年罗素随同英国哲学家摩尔反叛了新黑格尔主义,转向新实在论,提出了外在关系学说。1900至1910年间,他同怀特海合作撰写了《数学原理》。该书被人们看作是数学和逻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部巨著使罗素赢得了学术上的崇高地位和荣誉。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一些评论家认为他仅次于莎士比亚,擅长塑造为贪婪、仇恨、野心等强烈情感所控制的人物。 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 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