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艺术领域的又一盛事“2011英中艺术设计节”(UK China Art and Design Festival)于9月在有“全球创意之都”之称的伦敦隆重开幕。今年的活动包括主题展览Cheers 2011催化生成——英国华人艺术家设计师联展、主题论坛、人物大奖和中国巡展四个部分。
此次英中艺术设计节伦敦站不仅囊括了目前活跃在创意领域的旅英知名华人艺术家设计师,还为那些日渐成熟的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甚至是仍就读于艺术设计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提供广大的展示平台。本次参展艺术家和设计师共47名,参展作品多达78件,包括绘画、装置艺术、建筑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视觉影像等等各种形式。
其中,不乏在国内炙手可热的商业摄影师许闯,极具潜力的独立时装设计师王在实(Vega Zaishi Wang),已在英国享有盛誉的资深职业艺术家吴闻,新生代华人艺术家代表刘辛夷,以及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研究院时装系的行业新星Kerhao Yin。
展览希望通过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来见证旅英华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并全方位的展示他们在创意领域的无限激情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9月8日晚的开幕式吸引了中外各界上千名人士到场。不仅有配合展览主题——跨界交流、摩擦碰撞、催化生成——并且融合参展作品的大型时装艺术开幕表演,更隆重揭晓了 “英国华人艺术设计年度人物大奖”。旅英艺术家刘辛夷和设计师高玥荣获年度人物大奖的称号。
评委感想
本次的评委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当代最智慧的政治/文化变迁的两个评论家之一”的资深媒体人、创意产业顾问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他在颁奖时说,一直来,他十分关注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发现中国目前有大量极具潜质的新生代艺术家、设计师正在展露头角。而今天,很高兴能在英国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华人艺术家、设计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同时更加期待他们今后的发展和表现。
多德赞扬获奖者刘辛夷和高玥的作品非常机智,并且富有想象力和挑战性,引发很多思考。
英中艺术节总策划沈璐茜告诉记者,评奖是在开幕当天展出的作品中评选最特别的,而得奖的两位艺术家年轻有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极强,让所有评委看到他们真正的才能和发展潜力。
获奖作品
“2011英中艺术设计节”年度艺术大奖的获得者是去年毕业于伦敦大学Goldsmiths College的艺术家刘辛夷。
他的得奖作品“马恩列斯毛”是毕业装置作品的一部分,不被以往的艺术创造束缚,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政治的符号性寓意。
“我并不期待作品能够对内涵如此丰富的历史做评论”,刘辛夷说。
他表示,挺意外能够得奖,因为这是第一次参加集中华人艺术家的展览,感觉规模比较大,有一种旅英华人艺术家、设计师“一网打尽”的效果。
设计大奖的获得者是毕业于伦敦大学学员巴特莱建筑学院(The Bartlett, UCL)的高玥。
这位90后女孩读完建筑本科,即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第一阶段课程(RIBA part I)后,已经进入著名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的师事务所工作。
高玥说,非常意外,完全没有想到会得奖,因为这次展出的作品是第一次对外参展。她的作品是为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一片海滩设计人工潜水管,外壁可以生成人工珊瑚礁,平衡当地的生态。
她回忆,以前参加过一些学校组织的学生展览,看到很多华人参展者,作品也非常有风格、非常细致。
“展览是很好的交流方式,看到其他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非常有意思”,高玥说。
英中艺术设计节始于2009年Cheers英国华人艺术家设计师联展,每两年在伦敦举办一次,通过双年展的模式邀请在英国的优秀华人艺术家设计师参展,打造一场在中国和英国双重文化背景下的国际性艺术设计盛会,是目前为止欧洲境内规模最大、作品形式最全面、参展人数做多的华人艺术家和设计师群展。
本次艺术设计节伦敦站为期16天。而后,更让人期待的是,9月末在北京即将开幕的中国“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中,本届英中艺术设计节的主展览“Cheers2011英国华人艺术家联展”将应邀作为其首个“主宾城市”伦敦的重头戏于9月25日在北京751 D-Park隆重亮相,续演这场国际盛会。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