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范围内,英国近一年来已经成为对转基因食品态度较为积极的国家。不过即便如此,如果你进入一家叫得上名字的英国连锁超市,那么买到转基因食品的概率依然非常有限。目前,只有少量转基因大豆食用油在超市中出现,且于2004年后强制加上了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标签。其余和转基因辗转有联系的,则是一些牛肉、鸡蛋和牛奶类食品。英国每年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和饲料,大部分用于喂养制造这些食品的肉牛和肉鸡。但肉、蛋、奶并不因此成为转基因食品,因而不必打上标签。消费者对此并没有太多异议。伦敦国王大学的Vivian Moses教授在08年的欧洲转基因市场研究中揭露,在问卷中表示不愿意接受转基因食品的人,实际上在购物时并不看标签,甚至依然有购买转基因食品的行为。而几年前英国的几大连锁超市包括较为中高端的M&S都宣布制造自有品牌食物的动物要用转基因饲料后,销量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比消费者的行动更积极的则是英国政治家。一些来自环境、农业、科技部门的机要领袖公开表示自己支持转基因粮食,比如来自环境食物及乡郊事务大臣的Owen Paterson,一直积极在媒体上表示政府和科学界应该多多向公众解释转基因食品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他也得到了一些同僚的支持。
正如Paterson所言,到目前为止,还未有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食用者的危害。来自顶尖农业科技研究机构洛桑研究所谷物实验室的Huw Jones教授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表示转基因食品在上架销售前,会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消费者可以买到的品种,都是有安全保障的。他还表示欧洲食品安全局的风险测试,要比一些普通食品的监测严格的多。相比一些从海外进口的从未在欧洲消费过的食品,转基因食品经过层层把关测试,结果其实安全的多。
然而一些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环境保护或类似团体则对此不以为然。洛桑研究室2012年开展了一项抵抗麦蚜虫的转基因小麦研究项目,这块小小的试验田引发了反转人士的强烈不满,甚至遭到了闯入和破坏。“我们有在试验田周围安装栅栏,一开始是防动物,后来不得不防止一些同胞了。”Jones教授无奈地说。
对于反对转基因食品人士的言论以及坊间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种种负面观点,科学家们基本认为论据站不住脚。Moses教授介绍说,反方也有拿出过一些证据,但在科学界几乎没有人相信。而根据《自然》杂志对洛桑研究所所长的访谈,在遭受进攻后,该所曾邀请抗议活动人士进行公开辩论,耐人寻味的是对方却拒绝了这一邀请。
目前在欧盟境内可以合法种植的转基因品种只有两类,而新的审批由于欧盟的审慎态度几近停滞。英国希望可以推动转基因食品技术的扩大,然而欧洲国家的农业文化、历史、政治和岛国有很大的差别,导致对转基因的态度也大相径庭。 “中欧的山地国家不愿意失去牛群在山坡上吃草的生态景观,对新农业技术的入侵不是很有兴趣。”Moses教授介绍到。再加上转基因作物每一例都是需要检验的个例,这一例的成功不能代表其他转基因作物的成功,因此审核论证过程漫长而小心甚微至极,也延缓了商业化的进程。
对于学界的自信和外界疑虑之间的矛盾,洛桑研究所的Jones认为,科学家的工作就是为公众提供确凿的事实。在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他认为如果单纯因为伦理困境而不愿接受,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说转基因食品不安全,则没有根据。 “人们有权利自由选择吃哪一种,但起码要建立在正确的消息来源上。”
而Moses教授甚至都认为转基因食品和其他的技术一样,没有特殊之处。 “没有技术,我们无法存活下来。几千年前人类开始刀耕火种,然后发明了犁,没有犁农业根本无法发展……而现在我们完全依现代科学技术。有的人却还希望我们还能过一种‘自然’的生活。所以一些衣食无忧的人(大部分)对很多技术态度上非常犹豫。这种面对新技术开始怀旧的态度,一直都有。”
不过无论如何,大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经由超市掌控。对于那些直接从外国进口食品的少数族裔超市(例如中国超市),标签都还是原销售地的语言,在进口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食品的实际操作中,多大程度地在遵守英国的规则,确实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洛桑研究所谷物组首席科学家Huw Jones教授:人们有权利自由选择
(洛桑研究所谷物组的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是用基因技术解决小麦等谷物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供职于洛桑研究所、欧洲食品安全局、诺丁汉大学。)
华闻周刊:洛桑研究所的转基因试验田最近怎样了?
Jones:我们试验田的确有一些栅栏,用来防止动物闯进来,同时也用来防止一些转基因反对者。现在已经没有了。
华闻周刊:欧洲能找到已商业化的转基因农田么?
Jones:在欧洲,合法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品种是Maize(Mon18)。主要是肉牛消费。有四五十种转基因食品可以进口。
华闻周刊:您认为转基因食品已经足够安全了么?还是依然有潜在的危险。
Jones:只要是经过风险测试的商业产品,还没有任何案例和证据表明它们有健康风险。不过你不能说每一种基因组合、每一个品种、每一种转基因粮食都能成功。上市前都有风险测试环节。
华闻周刊:如果我们能从超市买到某种转基因食品,那应该是安全的?
Jones:对的。
华闻周刊:如果足够安全,为什么人们不信任科学家的说法?
Jones:你需要问一下他们为什么不信科学家。我本身是科学家,在欧洲食品安全局做风险测试。我对风险监测很有信心。比起一些从海外进口但在欧洲从未消费过的食品——这些都不需要任何风险监测——转基因食品可是要安全太多了。
华闻周刊:转基因食品不受信任,你觉得是公共关系的问题么?
Jones:我觉得,有人就是认为改变基因是错误的,甚至不惜使用一些错误的论据去说服别人。如果你搜索转基因食品,网上有太多的信息都是错误的。
华闻周刊:据我所知,英国的一些高层其实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商业化进程是非常缓慢的。您怎么看?
Jones:农民很想跟进最先进的农业科技,用最好的种子。不过在英国我们没多少选择,唯一通过认证的就是孟山都的种子。农民和政治家有点沮丧,他们挺想改变局面的。
华闻周刊:人们是不是有点谈转基因色变的感觉?
Jones:作为科学家,我不太想做劝人相信的角色。我视我的工作为公众提供确凿事实。但是人们有权利自由选择。消费者不能说这不安全,这其实是安全的。但如果说因为伦理原因不愿接受,我觉得这不自然,我不想吃,这可以理解。但最起码你要在正确的信息上做决定。
伦敦国王大学的访问学者Vivian Moses教授:普通民众可能不知道应该信谁
(目前已退休但仍是伦敦国王大学的访问学者,研究生物技术出身。)
华闻周刊:所以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明天有疑虑,有一些传言说转基因也许会致癌,人们可能也就相信了。您怎么看待?
Moses:我觉得你得问这么几个问题。第一,转基因食品真的致癌或者导致其他疾病吗?现在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所以你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转基因没有致癌,从我们获得的经验来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如果有疑惑,可能基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人讲了一些故事,然后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证据使我信服。但对于普通民众可能不知道应该信谁的,不知道该相信他们还是相信我。
华闻周刊:所以有可能环保分子更被人信服?
Moses:有足够高的教育水平和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做好判断。尤其是生物技术的事情,不是专业研究人员很难去研究理解各种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给人们讲一个不够真实的故事。你吓到公众了,而公众又很难去判断到底是不是真的,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那好我们避开这个不吃就是了。
华闻周刊:在英国,您认为谁是比较受信任的?
Moses:医生、教师、高校研究人士也被很多人信任。所以你要想,如果所有的医生、教师还有高校研究者都说一样的话,那人们是应该相信的。
不过总是有人什么都不信的,政府在换届,上一届这样说,下一届口风就变了;媒体也总在改变倾向,一会报道反对转基因的故事,一会儿报道支持的。人们都糊涂了。
华闻周刊:我看过一个欧洲消费者报告,他们普遍不愿购买。
Moses:对,人们嘴上说他们不想买,但实际行动却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做完这个调查后,我跟社会学家说我很惊讶,结果他说早知道是这样,人们不会说出他们的真实行为,取决于你怎么提出的问题。所以如果你问,你会吃怪物转基因食品吗?大家都会说不吃。
华闻周刊:既然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害,那么为什么它商业化的进程特别的缓慢?
Moses:首先,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一方也有一些证据,但是这些证据太薄弱了,在科学界几乎没有人相信。其次,一些欧洲国家的态度跟英国很不一样。
德国挺害怕新食品,食品法律非常的古老。中欧的一些山脉国家,农业的效率低,但是人们喜欢牛群在山间的农业形态。所以他们不希望现代农业的冲击影响了本国历史悠久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