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天注定》由四个取材于现实事件的故事构成。这四个故事涉及四个人,四个省,以四个令人瞠目的悲剧表达了当代中国的问题。贾樟柯在四个故事中似乎刻意使用了四种动物来影射四个人物所代表的人物群体,它们分别是马、鸭、蛇、鱼。这四个人物群体各有特征,有的像马一样忍受负重,有的像鸭一样不服宰割,有的像蛇一样心存毒牙,有的像鱼一样默默窒息。这是奇特的寓意,它们延伸着四个悲剧的情绪,巧妙地完成了影片与现实世界的共鸣通感。它们令“天注定”这个束手无策的主题更加清晰,也引出更深的担忧,当各种卑微的生命无路可退,发出“一切天注定”的悲鸣,反抗和毁灭便成为题中应有之意。
姜武:马的背负
悲剧根源:
寻求简单正义,反被无情嘲笑,背上多事者的包袱。

故事一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山西。农民大海对村里的煤矿被煤老板侵占非常愤怒。他试图写信告状,却不知中南海和中纪委的具体地址。煤老板是他曾经的同学,因为承包煤矿富甲一方,大海挑衅这强大的敌人,被人用铁锹打得头破血流。村民冷漠离去,给他起了个略带残忍的外号。
大海就像路边一直被主人抽鞭子的马,不堪负重,无力挣脱,不停止的鞭打令他心生杀气。戏台上的林冲被逼上梁山;戏台下,大海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拿出猎枪,踏上了快意恩仇之路,将那些践踏和蔑视自己的人一一枪杀,包括那个鞭打马的主人。杀戮之后,他露出带血的笑容,在村庄昏暗的天空下。
真实故事:胡文海案
主人公:山西榆次特大杀人案主犯胡文海
籍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峪口村
职业:原煤矿老板
作案工具:双管猎枪
事件:2001年10月26日晚,胡文海因村支部有关人员贪污上访未果而持枪杀人,致14人死亡,3人受伤。
结局:2001年12月25日,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胡文海犯故意杀人罪、私藏枪支弹药罪,两罪并处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2年1月25日胡文海被执行死刑。
胡文海案始末
胡文海从小就是村里有名的“愣人”,十几岁时变得很好,但后来又旧病复发。胡的性格十分怪异,别说是谁敢对他不满,就是看你不顺眼也要下手教训。
1993年,当胡根生任村支书时,胡文海曾经承包过3年村办的大峪口煤矿。据几位村民讲,也不知什么原因,胡文海还白白多包了两年,由此胡文海发了一笔大财。五年后即1998年初,大峪口村决定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将煤矿重新承包,由于别的村民出价高,村干部决定将煤矿交与他人经营,但胡文海执意要以原价续包。作为一名村干部,胡根生自然不可能答应胡文海的无理要求。从此,胡文海便恨上了胡根生。
1999年,乌金山镇供销公司经理贾润全,找胡文海商议向反贪局举报大峪口村煤矿“3年少报5万吨产量,偷漏税100万元,少交管理费25万元”的情况。举报后,稽查处去了五六趟太原,查不出证据,此事就不了了之。贾润全被刘海生
(原煤矿矿长)打了两拳。
1999年6月19日,胡文海因浇地一事,与本村高彦书、高彦堂兄弟发生口角,并发生争斗,在争斗中,胡文海头部被铁锹劈伤而住进医院。胡文海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原支书胡根生去他家里,说受村支书李利生
(高彦堂姐夫)所托,前来调解此事,许以2万多元作为调解费。胡文海认为有幕后指使者,要求指出幕后指使。但高彦书说没有。胡文海认为高家兄弟背后一定有人指使;他们是要“暗杀”他胡文海,“杀人灭口”。
1999年6月19日被劈伤后,胡文海就起了杀心,剩下的日子不过是在寻找证据,等待机会。他曾设想过在除夕之夜大开杀戒,计划杀人数量多达45余人。
2001年,大峪口村再次竞标煤矿,胡文海仍然没有承包成功。胡文海认为这是村官从中捣鬼。
2001年1月份,胡文海拿到了村煤矿1992~1993年度的工资表。胡文海通过这个工资表的查账,得出村官贪污500万的结论。
于是胡文海又挨家挨户地跑,共得到大峪口村121名村民包括党员和干部的签名,然后开始了长达8个月的举报。
无论胡文海举报到哪里,这些举报材料最后都被批到两个部门处理:一是乌金山镇纪委,二是榆次区公安局经侦大队。据胡文海说,乌金山镇主管纪检的崔副书记对他叫嚷:“你就是告到中纪委,我崔某某不给你办手续,你也没办法!”而区公安局经侦大队的大队长则以“没有办案经费”搪塞胡文海。胡提出自己可垫支办案经费,该大队长又以“人员也不够”来敷衍。
2001年10月26日晚7时许,胡文海指使刘海旺以调解为由将胡根生和原村煤矿会计李继先后骗至自己家中。胡文海和其弟胡青海威逼殴打胡根生、李继二人书写所谓的“贪污”材料,因二人不从,胡文海持双管猎枪,刘海旺持消防斧将二人押出门外,向西行至胡文海之父胡广智家大门外时,李继因听到附近过往车辆的警报声而突然反抗,胡文海先打死李继,又瞄准胡根生,因猎枪哑弹,胡根生上去抢枪,与之反抗,胡文海又令刘海旺持消防斧劈伤胡根生,胡文海再补了一枪,胡根生装死躲过一劫。胡文海给了刘海旺1000元现金后,刘海旺逃离现场。之后,胡文海杀性大起,在近3个小时的作案时间内,先后将本村张敬林等12人杀死,并致3人重伤。在总共14名被害身亡者当中,年龄最大的71岁,年龄最小的仅10岁,其中两人是村干部。
胡文海杀人后,返回家中,告知胡青海杀人之后,拿上事先准备好的炸药包,骑自行车沿偏僻小道一路逃至太原许西村后,将自行车扔掉,换乘一辆绿色的夏利出租车。后被正在建设路盘查的职工新村刑警中队民警抓获。
各方看法
胡文海扛着双管猎枪杀了14人,他固然可恨,但是“孕育”胡文海的土壤并没有因为他的“血债血还”而得以解决,反而暴露出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村务公开和上访无门等问题,以下是各方看法。
▲《南风窗》石破、刘志明:
撇开法律的严峻惩治不谈,这种滥杀行径,带给胡文海的也只不过是一时快感而已……而胡的滥杀,则凭空为自己多添了几户真正的仇家,这笔仇债必定由他的亲人承受下来,并终此一生,甚至世世代代,都要生活在仇家环伺之中,而遭受“随时可能被寻仇报复”的精神折磨。
▲著名杂文家,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鄢烈山:
世上并无“天生杀人犯”。人是社会的动物,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什么样的社会因素造就了胡文海呢?……我相信“胡文海”们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他们竭尽所能却未找到伸张正义的合法途径,“伤心”之下便“病狂”走了极端。
▲网友:
当一个人认为所有合法的路都不通的时候,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当然这与胡文海本人的素质修养有一点关系,与当前法治正面的宣传也有一定关系,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当前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的机构和部门的部分执法者更是难逃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