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伦敦电影节上,来自中国大陆的四部参展影片:《天注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和《水印街》,大部分来自年轻新生代导演的作品,可以说,中国电影挺进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刚本期接受我们的采访,谈了谈中国电影的现状。
▲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华闻周刊》:据我所知,你们正在制作一部名为《老男孩》的青春电影,这部电影可以称是男人版的 《致青春》吗?
吴刚:在筹备《致青春》这部电影时,我也曾全程参与。刚开始,我们还找过很多国内其她女性导演,包括章子怡、徐静蕾等。作为畅销小说,《致青春》本身就拥有了几百万的读者群,所以一开始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位女性导演,透过她细腻的表现手法来传达对青春的诠释。这个题材不光是对80后,可能对于50后、60后都会有触动,因为青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回忆。
《致青春》是赵薇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她对青春的理解,但《老男孩》更多讲述的是平凡人关于梦想的故事,不能简单地说《老男孩》就是男人版的《致青春》。
《华闻周刊》:您如何评价像赵薇这样的新生代年轻导演?
吴刚:不管是徐峥的 《泰囧》,还是赵薇的《致青春》,在中国电影市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去年中国电影达到了170个亿的票房,今年“十一国庆节”刚过票房就超过170个亿,我觉得高票房表明了大众对新生代导演的认可,人们看到了中国新一代导演的成长。
近几年,年轻的导演和年轻的制作团队不断出现, 他们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是具备国际视野,例如 《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两部电影都是国内外团体共同合作的结果;二是了解当下年轻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年轻导演们愿意去讲述当下年轻人所期盼的题材,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方向。
《华闻周刊》:您刚刚提到了中外合作制片,您认为这种制作方式会成为未来中国电影的流行趋势吗?
吴刚:现在很多电影都采用中外合作的方式,其目的一个是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市场,另一个是迎合当下观众的要求,符合他们的口味。
在美国近几年经济和就业趋势非常低迷的情况下,美国电影业看到了中国庞大的市场,特别希望能够和中国电影人合作,创作出一些好的电影,因此他们现在也广泛和中国各个电影公司接触,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业也希望能借助于美国电影的专业制作团队来帮助我们做一些很好的提升,我觉得这两方面的需求都是非常明确的,这是未来中国电影制作的一个趋势。
《华闻周刊》:您认为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吴刚:《致青春》上映的时候,正好遇到美国大片《钢铁侠3》在中国公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钢铁侠3》无法超越《致青春》的热度,好莱坞大片并不像过去那样立即获得中国电影的认可,中国消费者已经成长了,更希望看到跟自己息息相关的故事,我觉得这才是中国电影未来主导的方向。
老一代的导演,如张艺谋、程凯歌、冯小刚等,他们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我觉得他们在现阶段可能会有些反思,现代当下的消费者到底是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作品。
▲凭借网络电影《老男孩》一炮走红的大龄男生组合“筷子兄弟”,也将在电影版《老男孩》里担任主演,兄弟之一的肖央(右)还兼任该片导演。
(以上图片由吴刚提供)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