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评论 / 朱小久:人生就是一次次冒险

朱小久:人生就是一次次冒险


“人生的机会不多,来了就要抓住,抓住可能要付出,只要开心就值得。”

朱小久的人生轨迹并不安定,不愿在父母身边读书,她没读高中远走青岛读大学;研究海洋生物,不甘于被男生抢在前面,她本科毕业直接远赴美国攻读生化博士;爱情来临时,不想错失一段姻缘,她辗转英国改行当律师。在朱小久的骨子里,有一种“爱冒险”的天性在“作怪”。每冒一次险,跨度很大,都让她在起步时很辛苦,但朱小久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就从不放弃每一次机会。在她眼里苦不苦不重要,好不好玩,开不开心才最重要。这种性格让她一次次跳出原来的生活圈子,一次次改变人生的航向。

回炉大学当学生

朱小久是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的外孙女。说起朱小久这个名字的来历,不得不提到张治中,为了主张男女平等,张治中定了两条家规,第一,无论是孙子还是外孙统统叫他“爷爷”;第二,他给家里的孩子起名定了规则,第一个孩子要跟妈妈的姓,取爸爸的名,中间加个“小”;第二个孩子跟爸爸的姓,取妈妈的名,中间也加个“小”。朱小久是家里第二个孩子,所以取爸爸朱任中的姓,取妈妈张素久的名,“朱小久”这个名字在她出生前都已经定好了。

朱小久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由于父母都在天津大学任教,朱小久从小成长在大学校园里。她小时候经常去爷爷家玩,在朱小久眼里,爷爷家好玩极了,“经常有很多不同的人进进出出,谈这个谈那个,小孩子常在一起玩捉迷藏。”家里人口众多,在一起吃饭时,张治中很关心每个子女甚至孙字辈,会挨个询问每个人的情况。“爷爷总是很和气,说话的声音不高,从来不喊,还经常深思。”张治中对子女并没有很严格的家教,但是有一点管得很严,一点也不用他的位置来给家人占便宜,“管家提议,让我妈妈坐爷爷的公车去上小学,但是爷爷一定不让,坚持让妈妈走路去。”

朱小久的父母从小对她和姐姐都是“放羊式的教育”,“别人家的小孩都是规矩一大堆,但是我们出去玩父母都很放心,他们觉得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回来。我们做什么也都很自觉,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父母也从来不给我们灌输‘上名校’的想法,但是我们都知道,大学是一定要上的。”

朱小久从小体育细胞就特别好,初中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交通部航务工程局设计院,爱打篮球的她经常和青岛的同事们打到市一级的联赛。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朱小久也决定要试一试,同事和她说:“青岛是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她想都没想就报考了青岛的山东海洋大学(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事后朱小久才告诉母亲,“我妈妈知道了大吃一惊,问我为什么不报天津大学,不在父母的身边读书。我觉得光住在一个大学里,一个城市里生活,总是不甘心,人这一辈子总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高考成绩下来,没上过高中的朱小久一考即中,来到青岛读海洋生物专业。上大学,研究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让朱小久觉得很好玩,很开心。一晃四年过去了,即将毕业的朱小久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当时,做一个海洋生物学家最高的褒奖就是发现一个新的海洋生物种类,可以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这对朱小久来说真的是具有莫名的吸引力。但是问题又来了,由于海洋大学没有自己的船,出海得坐渔船,而渔民们不喜欢女人,认为女人上船是要翻船的,所以男学生可以上船,女学生只能乖乖地在岸上。

“样品只能让男生给你拿回来,万一他们不给你,你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对于从小接受男女平等教育的我来说,很难接受。”朱小久觉得自己不比男生差,为什么不能和他们一样上船,她想:既然现在都知道做不到最顶尖的,那我就不干了,换一行。

失之东隅,收之桑隅。朱小久放弃了在国内当一个海洋生物学家的梦想,却得到一个全额奖学金赴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攻读生物化学专业博士的机会,她决定到美国闯天下。

独闯美国读博士

独自一人来到异国他乡,朱小久开始了一段奋斗历程。虽然拿到了奖学金,但是朱小久的英文底子薄,大学专业不对口。第一个学期过后,朱小久的成绩单并不好看:两个C,一个B,两个A。按照学校的规定,如果想拿全额奖学金,平均学分必须是B,这就意味着下学期,朱小久不只要拿B,而且至少拿到四个A学分,学分才能保有全奖的资格,这对朱小久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学校有一个专门管外国学生的教授Robert对她说:“你要是物理化学能得A我请你吃饭。”

学习没有什么捷径,为了尽快跟上学习的进度,朱小久放弃了很多玩乐的机会拼命读书。“我在图书馆里学,在家里学,到哪里都在学。”遇到不懂的单词,朱小久的方法就是拿着几本词典,先查英文词典看大概的意思,再翻中文词典理解准确的内容。

第二学期的成绩下来了,凭着刻苦钻研的毅力,五门选修课中,朱小久拿到了全A。朱小久还清楚地记得物理化学课,全班105个学生,一共五个同学拿A,朱小久是第五个A。

“当时,我根本没想到。因为这门课特别难,有一次要解方程,老师说这个方程全班只有一个人解出来,我居然拐着弯,给解出来了。”事后,之前和朱小久打赌她拿不到A的Robert乖乖地请她吃饭,连说:“我没想到,我真没想到你能够拿A,而且能拿五个A。”从此之后,无论是考试还是最后的毕业论文,朱小久一路高奏凯歌。

作为全系第一个大陆来的学生,在读博士的四年期间,朱小久创下了两项第一,第一个连拿五个A的大陆学生,第一个连拿三个工作offer的学生。学校对朱小久的良好表现很是满意,此后,学校向中国学生敞开了大门。

远走伦敦爱相随

2012年9月,朱小久和丈夫凯江在上海度假(由朱小久本人提供)

博士毕业之后,朱小久顺利地留在美国波士顿继续做生化研究。工作之余,她还参加当地剑桥女子排球队,一周两次训练,周末还去打联赛。有时还和朋友去爬山,带上自己做的寿司在路上吃,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朱小久既开心又满足。

那时,朱小久和表妹周末常去酒吧跳舞,在酒吧里,表妹认识了一位在伦敦当记者的英俊男士,这位男士邀请两人到伦敦来玩。于是,朱小久就陪着表妹一起到了伦敦,认识了当时表妹男朋友的室友凯江(John Cruickshank)。初见凯江,朱小久并没有动心,“我是一个很实际的人,别说跨国恋了,异地恋我都不接受,我觉得太辛苦。另外,有小孩的也不在我考虑的范围,我要找一个一身轻的。”两周的旅游很快就结束了,朱小久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给凯江,就离开了伦敦。

但是凯江依然很执着,追着朱小久的表妹,硬是要到了她的电话。此后,凯江就开始不断地往朱小久工作的地方发传真,“每次上班桌上都是三大页的传真,全是我老公的‘杰作’”,朱小久笑着说。凯江的文笔特别好,在当律师之前,他的志愿是当一名作家。

就这么一来一回,几个月之后,朱小久终于被凯江的诚恳、热心和坚持感动了,凯江要来美国看她。朱小久告诉了她的秘书说:“我有朋友从英国来看我”。她的秘书很激动地问她:“是不是那个John要来?”朱小久奇怪地问她:“你怎么知道?”秘书说:“我们都知道!”原来在朱小久上班前,每次凯江发传真来,办公室里的几个秘书都把他写给朱小久“情意绵绵”的传真“传阅”了一遍。她们早已被他动人的语句打动“坠入爱河”。当见到凯江真人时,秘书们都惊呼:“哇!他长得也很帅!”让朱小久一定要嫁给他。

果然,不久之后两人决定结婚,凯江希望朱小久到英国发展。朱小久想:美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欧洲还没怎么玩呢,到英国就是到欧洲啊,于是朱小久又跳到了英国。

寒窗苦读当律师

在伦敦安家后,朱小久先在帝国理工癌症研究机构(ICRF)从事癌症研究,三年后又到医疗研究中心(MRC)从事肺结核基因疗法研究,朱小久一直在研究领域做得顺风顺水。

在MRC的第三年,朱小久的导师所在的项目小组没有拿到研究经费,小组里20多个博士后都得另谋高就,朱小久再次面临人生的转折。朱小久和丈夫一起商量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凯江说:“你干脆来给我帮忙吧,在英国,一年你就能成为律师。”朱小久觉得这样的好事从哪找啊,马上就去报名学法律。

1996年底,朱小久生下了儿子凯小森,不到一年,朱小久就再次回到校园,和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起坐在法律学院(University of Law)的教室里,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法律学习。一年之后,朱小久顺利地读完了法律学校的课程,但是她发现,当初丈夫说的一年其实是四年,“我是被我老公骗进这个行业的。光凭这个学位还不能做律师,第二年还得学法律实践课程(LPC),之后还得有两年在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经验才能做律师。”

学法律并不难,难就难在找两年实习的律师事务所。朱小久申请实习申请得很晚,那时大部分的律师事务所都已经截止申请了,只有高伟绅律师行(Clifford Chance)还没截止,这家律师事务所是全球顶尖的律师事务所之一,朱小久决定一试。

“过了面试,还有一整天的团体案例分析,四个人一组,还有四个人坐在四个角上观察我们如何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朱小久从2000多个实习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百多个成功进入高伟绅律师行的实习生之一。

进入高伟绅之后,朱小久发现,无论是培训师、初级律师、资深律师,甚至合伙人都比她年轻。朱小久想:即使他们年纪比我小,我也要放下身段和他们学。做律师常常需要分析案例做逻辑推理,虽然年龄上并不占优势,但是朱小久一旦遇到需要逻辑推理的问题,她十几年科研的工作经验反而成为了优势。朱小久顺利留在了高伟绅律师行,从事专利、房地产和公司等方面的业务。

退下火线为儿女

朱小久女儿凯瑞秋和儿子凯小森(由朱小久本人提供)

忙碌的工作让朱小久照顾家庭的机会不多。有一次女儿凯瑞秋哭着对她说:“妈妈,我被老师罚了。”朱小久问她:“为什么会被罚呢?”女儿说:“因为上学期末的Project我没做。”朱小久心疼地看着女儿说:“那你为什么不做呢?”女儿说:“因为你太忙了,我没有问你。”朱小久很自责自己没有花时间在女儿的学习上,这次之后,朱小久退出了Clifford Chance,加入另一家事务所,她本以为这样每天下班可以早很多,把多出来的时间用在帮女儿补习功课上。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朱小久发现,她还是得七八点才能下班。为了帮女儿补习,考上理想的中学,2001年,朱小久加入了丈夫的凯律师事务所。

辞去工作后的朱小久,一边在丈夫的律师事务所“打工”,一边帮女儿补习,“我从来没有给女儿请过家教,全部都是自己教,我每天下班就拼命逼她写练习。”花了三个月,在瑞秋十一岁时,她终于考进了理想的中学,朱小久的付出也有了回报。

现在,瑞秋已经二十岁了,在爱丁堡大学攻读艺术历史和中文双学位,并在今年暑假到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中文学习,即将上大学的儿子也一直在坚持学中文。谈到一双儿女时,朱小久很是骄傲。

当女儿和儿子都过了需要操心的年龄,朱小久也没闲着,她又开始忙乎起别人家的孩子。2000年起,朱小久还加入了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这个大家庭,从刚开始的帮忙性质,到2006年被推选为校长。建网站、注册慈善机构、校庆,每一件大事后面都有朱小久的身影。

朱小久和凯江从结婚到今年已经是第23年个年头,两人的感情依旧很好,“我们很和睦,生活中的小事无所谓,大事情都会讨论一下解决。”朱小久每天都很忙碌,工作、组织女性朋友的聚会、中文学校、中英律师协会……,她说这些事都会给她自信,充当和丈夫相处过程中的缓冲地带,反过来让家庭生活更幸福。

每年,朱小久和凯江都会抽四到六周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我老公特别喜欢旅行,比上班还上瘾,他还特别喜欢航海,我们经常会出海,法国、埃及、地中海……我们都去过了,将来还计划去古巴。”

朱小久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足,当我问她还想不想像年轻时一样继续折腾时,她没有否定:“看看机会了,如果机会好的话,我不做律师也没问题,只要做得开心,变化是好事,人生没什么不可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