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闻周刊》:中国杂技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振茂:第一,特别重视腰腿顶功训练。
第二,险中求稳、动中求静,平中求奇。
第三,轻重并举,通灵入化,软硬功夫相辅相成。最能表现这一艺术特色的是“蹬技”。
第四,超人的力量与灵巧的跟斗技艺结合。
第五,古朴的工艺美术与形体技巧的结合。例如,“耍坛子”、“转碟”等表演把中国的瓷绘艺术与杂技交融在一起。
第六,中国杂技有着极大的适应性,表演形式、表演场所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第七,中国杂技有着严密的师承传统,又与姐妹艺术如戏曲、舞蹈、武术关系密切。这些艺术特色构成了中国杂技的独特魅力。
《华闻周刊》:中国与西方杂技的不同之处?
杨振茂:最大的不同就是传统的中国杂技注重技巧,而西方的杂技注重表演。中国杂技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做得非常早,也非常好,许多西方国家的人民很早是通过杂技表演认识中国的。传播中华文化的途径大致分两种,官方的交流活动及民间的商业演出访问等。
《华闻周刊》:请介绍下此次巡演的表演形式有哪些?
杨振茂:节目中有传统的杂技:扛柱子、板凳叠高、高车踢碗、柔术、射箭等等;有注重肢体控制的技巧型杂技:绸吊、跳圈、爬杆;然后在演出中加入了不少算不上马戏,但海外观众喜欢的武术表演、对打、硬气功等。演出《阴•阳》中运用了传统了杂技技巧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方式,精彩的节目有:空竹、现代音乐《合之约》、地圈、狮子舞、大绳技巧、空中节目《绸吊》等。
《华闻周刊》:在英国这个西方主流文化国家,巡演主题为什么命名为《阴阳》,英国观众能理解吗?
杨振茂:阴与阳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两者既统一又矛盾。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等。没有阴就意味着没有阳。阴与阳表示的世间万物的对立与统一。具体表现在本台晚会中,我们运用了许多代表阴阳的元素如:颜色中的黑与白,力量与柔美,男与女等,表达了世界最终是和谐的。
从2012的巡演结果来看,英国的观众非常喜爱,很多当地观众会跟随马戏团与不同的城市观看演出。另外演出中的孙悟空是小孩子非常喜欢的人物形象,它在中国国家马戏团的舞台上已经活跃了很多年,因此很多观众都非常熟悉和喜爱它。高超的杂技表演一直给观众带来感观和刺激,美丽的现代美女音乐乐手们表现出来的美妙动听的音乐主题从头至尾带给观众强烈的美妙感受。
赴英演出演员名单:
李峰(猴王)、臧华伟(少林)王玥、段寄思、杨玥、崔丹竹(四位女乐手);肖财华、肖宝华、张文静、陈玉、王素莹、李若梦、谢间、李晓蕊、房秀秀、刘佳(杂技女演员);陈星、王振超、张聪、张东野、孔鑫鑫、安云影、冯鑫(杂技男演员)
精彩的节目有:空竹、现代音乐《合之约》、地圈、狮子舞、大绳技巧、绸吊等。
“将中国的艺术文化传播出去是每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中国国家马戏团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兼翻译的杨振茂说,中国国家马戏团(Chinese State Circus)于1992年注册并开始在英国进行巡演。此次由山东省泰安市杂技团和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演出团组成的32人演出团早在2012年就赴英巡演《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