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李晓枫

10月31日,万像电影节已进入第四天,一部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雨后的祥云》与英国观众见面。
电影在国内上映时采用的名字是《村官普发兴》,它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模范村官普发兴的如何带领农民致富与推行环境保护,最终为村庄奉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故事。影片的故事真实感人,演员的表演到位质朴,得到了观众的极大好评。中国著名演员张洪杰及该电影负责人告诉《华闻周刊》记者,希望英国观众能了解中国的农村生活。
这部电影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村官”身上。普发兴的角色是具有代表性的,他们作为贴近老百姓的基层干部,“吃苦在前,致富在后”。
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尹欣在评价普发兴这一人物时说道:“他解决了家庭与村子、农业与工业、生态环境和利益的矛盾,放弃了自己相对富裕的生活,全身心地做好村官的职位。他不是英雄,他只是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人做出了一种不平凡的事”。
影片的名字《雨后的祥云》被解读为,“村官普发兴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就像是天空中的一片祥云,他为村民留下了永远的回忆。”
此部影片由云南省政府投资,在国内放映时受到了热烈的反响。在回答之所以选送这部电影来参加英国万像电影节的原因时,尹欣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于英国观众来讲可能会比较陌生,但是外国可能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巨大的经济变化感兴趣。在英国宣传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想要丰富观众的了解,虽然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但过去几十年的改变使显著的,只要观众采取实事求是的看法,这部电影将会改变他们对中国农村的看法。”
他认为电影在国内外的要求不同,来参加海外的电影节的目的更多得是想让观众了解到中国的改变。北京天光地影董事长严从华作为这部电影的出品人,他对这次英国之旅给予了更多的期待,“我们期望海内外观众看了这部电影有所触动,同时也欢迎更多的投资人来支持中国电影。”
尹欣说:“中国电影走出去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实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已经走出国门了,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绝大多数是在亚非国家的电影节上获奖。用什么题材来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我认为是多元化的。既要有感官视觉冲击的影片,也需要有贴近生活的、反映家长里短的电影。”
出品人严从华表示十分重视这次电影的制作,电影选用了华丽的制作班底,请用了《围城》的编剧,由著名歌唱家谭晶演唱主题曲。他认为电影最基本的要求是受观众喜欢,所以“主旋律电影也要商业化”。
男主角由来自吉林的著名演员张洪杰老师诠释,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准备角色时的故事,在拍摄期间他曾与普发兴的妻子儿女见面,通过讲述和材料对角色进行了解,并被他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 “演普发兴之前,好多媒体朋友都讲我是村长专业户。其实我就是在本色出演,真实自然地讲普发兴的事迹再现出来。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我尽了全力了。”
他表示最大的障碍是语言, “我是一个道地的东北人,而普兴发是一个西南地区的当地劳模。从口音来讲,我也很意外可以出演这个角色。”在影片结束后的互动环节,观众表达了对主演精湛演技的肯定,电影的情节让他们深受感动。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厂长陈志昆很感谢英国万像电影节这个平台,并表示将继续努力向海外输送并推广民族电影。他透露明年计划以一部关于西藏题材的电影继续参加万像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