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评论 / 出国留学不为逃避高考

出国留学不为逃避高考


(实习记者 林卉卉)中国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但是以留学的方式取代国内的被称之为“挤独木桥”的高考正在成为国内许多有条件的高中生的选择。 有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的高考生源数近年来持续大幅下降,今年的高考人数预估仅为5.5万左右。而有媒体报道,上海、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中,放弃国内高考转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加。那么,究竟有多大比率的高中学生为了出国留学而放弃高考呢?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弃高考、奔留学”又是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呢? 《华闻周刊》特地采访了上海多家中学、教育培训和留学中介机构,探究“留学取代高考”现象趋热的状况和趋势。

高考报名率低 “罪魁祸首”并不是出国热

据《华闻周刊》采访调查发现,中国高考率下降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出国热,但是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逐年增多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上海各大高中为出国放弃高考的考生人数略有上浮,但并不明显。 其中,上海中学每年的出国人数约为5%,今年也变化不大;格致高中的274名应届生中选择留学的有20多个;金山中学450个高中毕业生中只有2人选择直接留学;上海大学附中表示,该校今年因留学而放弃高考的学生也“不是特别多”。另一方面,留学培训机构的学员人数并未出现“井喷现象”,环球雅思的上海负责人表示,在学员中,今年不参加高考而选择留洋的与去年“差不多”。 在《华闻周刊》采访到的中学中,只有复旦附中的直接留学生比例较大,在一个班达到20%-30%的比例。尽管多家中学的数据显示不参加高考而直接出国总的学生比例不是很高,但选择出国留学还是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格致高中的王丽萍书记在接受《华闻周刊》时表示:“这届出国的算多的了,往届最多只有十几个。”至于造成今年上海高考报名率下降的原因,王书记认为有两个因素:一是这届毕业生正逢上海出生率的低潮,导致高考人数下降;二是因为“出国热”和“移民热”导致留学人数的增加。王书记进一步解释,现在一般的上海家庭,只要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出国深造已经不稀奇了。 “留学因素对高考参加率产生一定影响,特别在家境较好、学业优秀的学生群体中出现了选择国内升学还是国外升学的问题。”复旦附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吴坚也认为,出国留学率与地域文化、经济水平、学校传统、海外影响、社会认可等等因素都有联系,不能凭今年高考率下降就认为出国留学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单一因素。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金山中学校务办公室陈主任,他在接受《华闻周刊》的采访时表示,有一部分考生选择到国外读大学,也有一些学生觉得读大学无用,干脆直接找工作。但是有关上海放弃高考转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正以“20%的速度增加”的说法,有夸大的嫌疑。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环球雅思上海分公司海外升学部的金培华经理从事留学咨询已近20年,在他的学员中,参加高考的同时在课余学习雅思和放弃高考学习雅思的比例大概是10:1,“高考怎么说还是主流”。他还表示,也有一部分学生放弃高考是因为没有上海户籍,又不愿回原籍考试,就没有报名参加。 而作为从事英国“高考”A Level课程教学与考试的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每年都输送不少学生进入英国剑桥、牛津、帝国理工等高校深造。该校的A2年级长王忠宏老师和升学指导办的刘莉老师对《华闻周刊》表示,近年来,学生们的留学热情确实是逐年高涨,他们今年要从上海和江浙地区的一些中学招收大约近400名学生,其中单是报名参加今年6月入学考试的人数就达到900人,录取比例要达到1:10。 据悉,仅在上海一地,从事A level培训教育的机构与去年相比就增加了4所。

出国留学≠逃避高考

随着出国留学现象的普遍,一些媒体开始质疑一些学生留洋是为了逃避竞争,但是通过《华闻周刊》的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反而是因为被世界顶尖大学录取而放弃高考。 根据复旦附中吴副校长的观察,该校留洋学生的成绩基本都是中上水平,在国内通过高考考上一本大学(211、985国家重点建设发展的大学)问题不大,所以他认为大多数学生出国不是为了逃避高考。 复旦附中吴坚副校长表示,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分两种:“有一定比例的是顶尖优秀学生,把升学目标锁定在世界排名前几位的一流名校,他们如果在国内高考的话,录取清华北大是确保的。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学生是曲线救国,本来是落榜无疑的,借助家庭的经济条件,到海外无论如何换得一个留学生的虚名,也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途径”。 在分析导致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放弃高考的主要因素时,吴副校长还说:“如果一定要联系高考等国内教育因素,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对国内教育考试模式的不满、抵触。在单一的升学途径、一张考卷解决所有问题的高考背景下,部分有条件的学生会主动调整,改换游戏的玩法。当然,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机制,著名大学在世界排名不够理想等也是原因之一。” 格致高中的王书记认为,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学生要面对来自高考、教育资源和就业各方面的压力,“在国内读大学竞争压力大,大学毕业后还要再参与就业的竞争。而英美的高等教育资源充足,如果学生出国深造,可以开开眼界,毕业回来再参与就业竞争,优势比较大。” 金山中学的陈主任也说,他们学校那两名出国留学的学生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出国的,而是取得了较高的雅思成绩,被国外名校录取而没参加高考。 面对日益增加的“出国热”,环球雅思的金经理分析认为,除了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性,国外的高等教育推广工作的日益深入和人民币汇率上升使得留学费用降低等因素外,国内高考还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也是一大因素。

“洋高考”不会取代高考

关于“洋高考”和国内高考的对比,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的王老师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国内高考是“在地球表面打井,挖得越深越好”,而“洋高考”相当于“在地球表面修建高速公路,修得越远越宽越好”,一个是深度上有要求,一个是宽度和远度上的需要,两种形式的考试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王老师认为“中西结合”的教育是最好的。 “洋高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迈进世界一流大学校门的机会。剑桥中心的王老师说,他有一个学生就是通过两年的学习,先考进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精算专业再考上牛津大学的,“但如果他继续留在原校,可能只能勉强考进国内一本大学”。 环球雅思的金经理也表示,国内高考并不是对国外升学一无是处,反而是入读名牌大学的跳板。“有些国家的高校在录取新生时还是在乎学生的高考成绩的,比如澳洲悉尼大学今年就出台新政策:只要中国考生高考分数达到一本分数线,就可以直接入读本科。而像意大利、加拿大的部分大学,还把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之一”。金经理说:“参加高考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国内读本科,高考完之后,拿到高考分数再出国读书也是另一种途径。” 至于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剑桥中心的王老师认为,现在很多类似A level的国际教育逐渐向国内渗透,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会与国内的教育趋于平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入,未来中国的高考也会“出口”,转变中国现在教育“负增长”的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