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陈甲妮)
“但真正做导演之后,我从来没有排过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次环球剧院请我来排戏,等于是给我促成了这样一个机缘。”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兼导演王晓鹰在即将于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上演中文普通话版《理查三世》之前对记者说。
在上大学之前,刚20岁的王晓鹰在安徽池州地区文工团做演员,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莎士比亚的作品,但“那时是似懂非懂,没有什么更多的了解”。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后,王晓鹰完成了莎剧《奥赛罗》的导演作业。但毕业真正做导演后,他却从来没有排演过莎士比亚的作品,“总是想找一个好的剧目,自己对这个剧目有创作的冲动,并且又能找到一个好的演出契机”。
对于王晓鹰自己来说,如何通过一部戏正确阐释对莎剧的理解是他排戏的关键。“可能是那时把莎士比亚的作品看得太重,对于排演莎士比亚戏这个事情也看得很重。一开始没有做成,后来时间越久,对于这样一件事情就越显慎重,越不知道该如何进入,特别是一个什么样的戏,能够表示我对莎士比亚作品今天的理解和阐释。这个对于排莎士比亚的戏非常重要。所以也一直没有找到这样一个机缘。这次环球剧院请我来排戏,等于是给我促成了这样一个机缘。他们点名要我来排《理查三世》来参加这个活动,所以这次了却了我导演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夙愿。”
最初伦敦莎士比亚戏剧节主办方分派了《亨利五世》剧目给导演王晓鹰,但对于执导莎剧如此慎重的王晓鹰自然不满意这样的“被安排”,他自己更喜欢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历史剧,尤其青睐《麦克白》,在双方协调下,终于定下了《理查三世》这个剧目。
王晓鹰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导演、编排这部莎士比亚历史名剧呢?它又会与英国版《理查三世》有哪些不同和亮点呢?请跟随记者的笔触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