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评论 / 现场直击:大英博物馆上演“老徐受难记”

现场直击:大英博物馆上演“老徐受难记”


(华闻周刊特别报道)

“要有光,要有光”这是在探班时听到徐静蕾说的最多的话。正在伦敦热拍的新片《亲密敌人》,前日迎来重头戏份,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内的一场拍摄。作为首位获许在大英博物馆拍摄电影的中国导演,从打灯限制到剧本内容,徐静蕾遭遇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波折,本报记者直击了老徐过三关,勇闯大英博物馆的各种细节。

第一关: 记者遭遇严格审查,黄立行客串翻译

下午5点,位于伦敦新牛津大街的大英博物馆送走了一天最后一批游客,而第33号展厅的中国馆里才逐渐热闹起来。马上这里将迎来首位来此拍摄的中国导演,大英博物馆各部门严阵以待。不仅提前数日就要求剧组提供到时来拍摄的名单,现场还要核对名单里的每一个名字,并且拍照制作临时通行证。因为临时增加了媒体人数,来自内地探班的媒体记者一度被集体“请出”,在进行了细致核对后才又放行。

初步进行安检后,馆方特意派人做安全教育,针对火灾地震各种紧急情况进行解说。面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媒体,一旁的男主演黄立行发挥自己美籍华人的优势,主动申请做起临时翻译,还不忘冷幽默一把——“如果最后发生了火灾,建议大家集体嘘嘘灭火”

第二关:内容审查挑剔,现场修改台词

尽管对大英博物馆对拍摄的审核严格早有心理准备,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馆方审查的不是想象中内容是否有损于大英博物馆形象,而是会细致到这场戏究竟有没有必要来大英博物馆拍摄!当天在博物馆现场,在得到初步拍摄许可后,片方根据实际分配的拍摄区域进行改动,于是在大厅就见制片人根据拍摄的位置,将原先剧本里“罗汉像”改成“佛像”,又严格按照该佛像的介绍说明,将剧本里对应台词更改。

第三关:文物保护限时拍摄,没灯也得拍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 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收藏的中国文物足有2万3千件。为了最大可能的减少拍摄时对文物的影响,馆方对打灯的强度、灯光的温度都进行严格控制,基本上只布了两三盏灯。现场一直听到徐静蕾在对制作部喊“要有光,要有光!”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之前虽然被黄立行大赞老徐非常善于调动演员积极性,口头禅是“非常好,再来一条,让我们找一下不同的感觉”,然而现场或许是因为原本五点开始的戏,因为各种安检,推迟到7点才开始,老徐也不由“简单粗暴”起来,讲戏非常直接,甚至起身直接带领群众演员走起了位置。一连串的紧张赶戏后,最终效果让徐静蕾十分满意,高兴地说:“没想到拍这么好,再来一条!”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