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红
现在英国华社涌动的 “唱红团”,与英国高端的48家集团俱乐部不同,后者构成主要是英国政界和中英商会推动,在50年代初期扮演了中英关系破冰者角色,政治意义大。
现在的“唱红团”成员基本上来自英国华社大大小小的社团,这些社团与大陆接触的方式,体现在两种方式。
第一,以社团为名片,与省会和二线城市侨务系统挂钩,广结善缘,首先学好普通话,即“唱红”;第二,在大陆小规模的投资做生意,或者通过关系,帮助大陆民间资本在英投资,帮助有钱人移民。
这种“唱红”的华社现象,不仅仅在英国,在欧陆、北美都很明显。“唱红”之后,能不能让中英两地主流听到,这是未来的一个问题。至少在英国,只用中文唱红歌还不行,华社的市场容量就那么大。
港退陆进
2010年是英国经济洗牌的年代,也是现金为王的争霸格局。如果在这个阶段,有充裕的现金大量买低,可保未来十年的财富。典型例子就是英国华社中餐业格局,进入大洗牌时期。
从1999年,英国力推高教输出,大陆留学生海量涌入,伦敦唐人街的菜单,每年更新,味道变得越来越像北京。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花钱唯一不手软的也就是大陆食客。
据英伦在线调查,2009年,伦敦唐人街中餐馆三分之二的生意,是来自大陆的学生和旅游团。很快在2010年,大陆人从食客,逐渐变成英国中餐业的老板。
除了大陆人现金充裕,能够从大陆调来大量资金,在今天英国进行买低性投资。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因素。
港人在英国崛起,大约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当年二三十岁青年人,打拼到今天,年届退休,子女一般少有人接手做餐饮。大陆人乘势杀入,在2010年大洗牌的年代里,上演一幕“港退陆进”的商业传奇。
这样的故事,在笔者身边发生很多。一个做餐饮的朋友批发一样地在今年瞄准了五家餐馆,做成三家,还直呼“真便宜”。甚至连小小大陆留学生刚刚拿父母钱交了学费,就拿生活费买下转手的中餐馆,自己当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