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位于中国台湾西北部,是台湾客家族群分布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但是重要的客家文化发展地,也是客家信仰的重镇,在新竹县北埔老街上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客家风情。
客家聚落今犹存
新竹北埔曾是客家移民的开垦基地,当地除了有广东省惠州府客家移民外,还集合了嘉应州府与潮州府的客家移民,共同组成了新竹的客家聚落。漫步在北埔老街上,你能看到很多“国家一级”古迹,例如曾由官民合股设立的开垦办事处金广福公馆、北埔聚落内最大的民宅建筑天水堂、供奉着观音神像的慈天宫以及仿欧洲巴洛克式建筑的“姜阿新宅”。在新竹北埔老街上,你会发现这里到处都在诉说着昔日客家移民的生活痕迹,就连蜿蜒的小山道、老墙下开的小门都仿佛在和你讲述着新竹客家人的历史。
除了客家古迹外,新竹的方口狮、客家八音乐就像是新竹客家人生生不息的文化脉搏,在百年的沧桑变化中不停地跳动着。
柿饼擂茶百年味
在新竹县,制作柿饼是当地客家人的百年传统,因为从前物资紧缺,客家人为了过冬及迁徙的需要,习惯在农作物丰收之后将它们制作成可供长期储存的干粮,而柿饼就是其中的一种。新竹素有“风城”之名,每年秋季都会有强劲而干燥的季风,再配上独特的丘陵地形,使得这里的气候干燥少雨,非常适合制作柿饼。每年农历9月初风起的时候,家家户户晒柿饼的农忙景象已然成了新竹县最美的一道风景。一颗从树上摘下来的柿子要先洗净、削皮,再放置到网架上晒4到5天,最后还要经过炭火烘干。因此每一颗柿饼都饱含着柿子天然的香甜和混着木材燃烧后的香气,这样的百年滋味你可别错过呦。
擂茶,是客家的一种传统美食,也是客家人招待远方来客的传统茶水。擂茶要将茶叶、花生、芝麻等食材研磨成粉末状,再加入热水调匀,一碗擂茶就做好了。如今在北埔老街上有很多客家人开的擂茶店,专门向人们提供这种传统客家美食体验。(编辑/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