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旅行这件事,虽然称不上是个专家,但说自己是个冒险家也问心无愧。常常仗着自己的工作时间很弹性,只要听说哪家航空公司开始大促销,机票一买,隔天就直接出发。旅行本来就充满变数,在没有周详计划又总是临时起意的冲动下,每趟出走都抱着随缘的心态,走一步算一步。
说实在的,这样的旅行并不像大家口中说的“放假出国玩”,倒像是给自己的一段人生修行。偶尔,变数过多的旅行总会让人“捶心肝”,虽然常让自己的旅程累得半死,但往往紧接而来的惊喜就像翻越山谷后的彩虹那般,如此美妙,令人拍手叫好,每个细节都能永远保存在心底。
当沙发客没你想的这么可怕
我喜欢尝试不同的旅行方式,也想渗透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像是自己上网做功课、找资料、独自探索;也可以住进青年旅社(Hostel),与新朋友一起分享资讯;如果幸运的话,刚好当地有朋友,就可以直捣黄龙请他们带路;又或是,Be a surfer!
今年初,一趟追逐极光之旅让我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那时,我只安排了第一站由瑞典最北端的阿比斯库(Abisko)出发,接下来为了省下旅费,我就像个游牧民族,哪里住宿便宜就往哪裡去。睡了几次机场、换了几个朋友的家,直到准备前往伦敦的时候,当地朋友临时有事无法接待,建议我上“Couchsurfing”找找免费沙发住个几晚。我这时才记起来自己好几年前曾在这个网站开了帐号,但一次也没用过。
其实,当“沙发客”(Surfer)这件事,基本上和小时候学校教的、爸妈教的道理完全背道而驰,长辈千叮万嘱别与陌生人聊天、别喝陌生人给的饮料、别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别随意住进陌生人的家里等注意事项,在这个冒险般的旅行中一点都派不上用场。你必须主动联系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与他聊天搏感情,像是一场面试,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与故事,如果彼此“投缘”才能赢得一个沙发,得到一晚好眠。乍听之下或许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这正是背包客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旅行方式。唯有亲自体验过一次,才能知道其中的迷人之处。
我住进了一位小提琴家的家,沙发主人是Lucas。
他是一位在音乐学院读书的学生,跟他约好碰面的那天,他刚结束一场表演,一手背着中提琴,一手拿着一杯热茶,远远地从车站门口走来,递上热茶给我,再附上一个拥抱。我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跟他走回家,我的沙发冲浪生活开始了。
跟着Lucas回到他外婆家后院的小房子里,那是传统的英式小屋,有大石头地板的那种。我才刚放下行李,Lucas已经迫不及待地给我一个清单,那是在伦敦市内他还没机会去过的地方,等着跟我一起去探索。他甚至已经订好了去Museum of Happiness的门票,晚上就去伦敦的灯光艺术节(Lumiere festival),顺道带我参观这座城市。我当下并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要参加什么活动,但内心却充满期待。
那天晚上,Lucas准备了晚餐,一边看着他妈妈送给他的圣诞礼物“Cook for one”料理书,ㄧ边把食材的份量变成双份。他分享了在伦敦生活的省钱方式,只见Lucas快速地打开电脑,开启一个excel表格,将下周的三餐菜单一口气列完,就像小学在学校吃营养午餐一样,每天的主食、配菜及甜点都详细地列出来,接着再列出采买清单,并在星期日一次买齐。结算下来一天总共只要3、4英镑就能解决三餐,相比起游客在餐馆用餐一顿就要10英镑起跳,省下的花费实在相当惊人。
晚餐结束后是Lucas的练琴时间,他在充满酱料罐的厨房之间摆起了琴架和琴谱,深吸一口气之后就开始演奏起中提琴和小提琴,有古典的曲目让人闭眼倾听,也有轻快节奏让人想随之起舞,我就这样沉浸在饭后的音乐飨宴中。
隔天一大早,Lucas帮我榨了一杯果汁当早餐,睡饱喝足的我跟着他开始了伦敦的旅行。Museum of Happiness是我对伦敦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个由当地民间团体发起为成人所设计的“快闪”活动,为了改变大家对伦敦总是充满湿冷及灰暗的印象,通过各种方式去产生快乐。我看见有人拿起彩色笔画出快乐的意象、有人跳进球池里面打滚了好几圈、有人戴起耳机随着轻快的节奏快乐地跳舞,有人则是随着领导员的指示与身旁的陌生人互动和拥抱,甚至有人看着身旁的人快乐地大笑,自己也跟着大笑起来。他们想传达快乐有很多种方式,只要保持正向与积极,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让自己快乐的方式。要不是跟着Lucas走,我不会发现这个有趣的活动,就在这城市的角落发生着。
就在离开Lucas家的前一天,我计划准备一道拿手菜当作这几天的住宿交换,Lucas贴心地提出到便宜超市购买食材的好点子,只是,他似乎忘记说明这个超市位于城市的另一端,所以我们走了40多分钟的路程才买到食材,等我们走回家准备料理的时候已经将近晚上10点。
我邀请了几位在这里认识的台湾朋友一起加入这个温馨饭局,这顿深夜料理就在我们几个人手忙脚乱的情况下,赶在午夜之前端上了桌,我准备的是卖像不佳且味道平淡的蛋包饭,庆幸的是我的几位朋友身兼助手及打手,她用可乐鸡腿为我平反,让我这个口口声声说要煮个拿手菜的“主厨”开脱。
或许,很多人尝试沙发冲浪的念头只是想省旅费,但尝试了之后才发现,得到的比预期中更丰富。无论是对沙发主还是沙发客,我们通过一张沙发串连起不同文化的交流,用无形交换的方式互相学习对方的生活。在沙发主提供所谓的“免费住宿”条件下,沙发客也会开始思考自己能提供的“免费回馈”是什么。可以是一顿自己的拿手菜、或是善于文笔的一首诗、更可以是彻夜长谈分享旅行故事。所谓的价值在这种交换的情况下,不再是我们原本单纯的认知,而是成为了人与人之间共同达成的一个完美共识。省钱这件事到最后反而只是附加价值。当你遇上一位热情的沙发主,为了表示欢迎带我们上餐馆吃一顿,或许一餐下来,可能比自己省吃俭用了一个礼拜的开销还要多更多。我想,当个沙发客,就是一个最快拥有当地步调的一种方式吧!沙发客旅行,怎能让人不充满期待呢?
如果对CC的个人经历感兴趣,请点击:《她差点得到“全世界最棒工作”,却发现生活可以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