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史料记载,他死后被安葬在湖南省炎陵县,那里的客家人十分崇拜炎帝,逢年过节都会举办祭祀仪式,至今在生活中仍存有不少的农耕余韵和怀古遗风。
田间舞龙 农耕余韵
在炎陵这块土地上,至今流传着许多与炎帝神农氏相关的习俗,可谓是颇有农耕余韵。在这些习俗中,除了过年、尝新节、祭灶神之外,还有客家火龙会。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一,炎陵当地的客家小伙子会三人一组,趁着夜幕舞火龙。每条火龙都会沿家走户在村子里走一遍,客家人趁机在火龙身上插几支点燃的线香。舞龙人会随着锣鼓点子、唢呐调子,不断变换花样,或上或下,或前或后,疾走狂舞。在夜幕的衬托下,由无数线香亮点组成的火龙,盘旋起伏,翻滚腾跃,千姿百态,活灵活现。
听当地客家人说,他们的祖先在田间耕种,因为没有农药来消灭害虫,就趁晚上点起火把,在田间穿梭,害虫冲着火光扑过来,随即就被烧死了。后来人们把火与舞龙结合起来,便形成了现在的“火龙”。如今舞火龙已成一项娱乐活动,被炎陵客家人世代传承下来。
艾叶米果 怀古遗风
炎帝又称神农氏,传说中是华夏农业的鼻祖,他亲自试尝百草,教会人们治病和养生。而在如今的炎陵县有一种名叫艾叶米果的客家小吃,原料就是治病养生的良药艾叶。艾叶具有抗菌杀毒、养血暖胃的作用,因为在清明前后生长得最为茂盛,所以是炎陵客家人清明时节的应时佳点。制作米果前要把艾叶煮烂煮透,与米粉和均匀,把炒好的竹笋和腊肉当作馅料,像包饺子一样包起来,这样吃起来既有竹笋的鲜嫩又不失艾叶的清香。软软糯糯形似饺子的炎陵客家米果寄托着客家人对中原祖先的追溯,传承着绵延两千多年的炎陵怀古遗风,不但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一道极好的客家药膳。
(编辑/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