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后,中国城市公共安全及防灾救灾的相关问题再次引发热议。
《华闻周刊》曾就全球六大城市的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问题采访专业人士。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东京城市危机管理体系专顾林生教授介绍了东京的综合性危机管理体系。
顾林生教授表示,东京现在的这套城市“危机管理体系”是从其以前的“防灾应急管理体系”发展而来的。
据介绍,现在这个体系与以前的”防灾应急管理体系”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从单纯的防灾减灾,走向了综合的安全管理。不只是自然灾害,包括突发事件在内的人为灾害也包含在了其中。
第二特点是形成了一个“危机管理”的理念。在这个理念里面,信息的综合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在机构改革的时候,就专门设立了一个信息综合部。这个理念的另一个层面是,必须在平常就做好准备,这样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才能得心应手的应对。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在平常做一些“应急演练”和“能力建设”。这种“演练”的形式非常多,不仅包括政府的综合演练、各部门的演练,也包括政府与老百姓一起的演练、老百姓自己的演练等许多层面。演练的分工非常细致,非常重视细节。
第三个特点是形成了一个在紧急情况出现时,能立即启动的分级危机响应机制(东京都灾害时的紧急配备状态)。在这个机制下,根据灾害的不同层级和紧急状态,规定了所需配备职员的数量。
第四个特点,东京是一个“全政府型”的应急管理。在灾害发生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政府职员,都可以立即进行角色的转变,大家都会参与到应急响应的工作中来,这个能力是非常强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据介绍,促成这个转变的,主要是包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美国“9·11”事件等在内的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后,东京市民对政府的危机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政府把以前以防止自然灾害为主的应急体系,转变为一个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在这样一套危机管理的体系。
受访者简介:
顾林生,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研究员、执行院长及教授。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院国际开发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政策与规划管理、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防灾教育、国土规划与区域发展政策等,也是日本城市公共安全与东京危机管理体系方面的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