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外的中产阶级,脑中浮现的总是电影当中的情景:一栋栋别墅的门口,停放着1-2辆汽车,院子里两三个孩子正在愉快地玩耍,一条狗趴在地上吐着舌头,男女主人一起打理着花园,有说有笑。
不过,你知道中产阶级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吗?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如果只从收入角度,中产阶级指的是年收入在5000美元(约3.1万人民币)35000美元(约34万人民币)之间的人群。整体来说,这些人不愁吃穿,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不过这只是世界范围的数据,具体到不同国家标准又不尽相同。
要说什么是英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其实在英国人自己也没有nèng明白,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根据《每日邮报》在2013年的一项社会调查,就经济收入出发,普通英国人认为过上这样的人自己你就可以贴上“中产阶级”的标签了:有一份全职的工作,平均年薪超过2.4万英镑(约23万人民币);如果另一半的收入差不多,两个人的年薪达到4.3万英镑(约41万人民币);拥有一套平均价格27万英镑(约260万人民币)左右、有三个卧室的住宅;家里有1-2辆汽车,品牌通常是美国福特、日本丰田、美国沃克斯豪尔或同等级别的品牌;有平均价值超过2.6万英镑(约25万人民币)的存款或投资。
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经济收入还真不算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家庭出身、教育背景等软性因素也会影响英国人对中产阶级的判定。就算你挣得钱比我多很多,就算你开着兰博基尼、戴着百达翡丽,就算你在Instagram上不断炫耀你的车子、房子和票子,但只要你一张口,你的口音就出卖了你“乡下人”的身份。再一看你的教育背景,非名校背景,另外还听说你对骑马和高尔夫一窍不通,平时很喜欢去酒吧看足球(尽管足球是英国最流行的运动,但有时候还是被归为工人阶级的趣味)——所有这些,对于身为“城里人”的英国中产阶级只能对你“呵呵”。
在《北京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中(小编一个不小心暴露了年龄)的片头,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她送到美国,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把她送到美国,因为那里是地狱。”从这句话中足见美国社会的复杂。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斯·盖伯特(Dennis Gilbert)所著的《美国社会阶层》(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一书中,他从经济收入角度,给出了一个大致的划分依据:
上层中产:占总人口的15%左右,平均年收入10万美元(约62万人民币)以上,主要职业为律师、医生、会计师、作家、编辑、工程师等,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
下层中产:占总人口的32%左右,平均年收入3.5万美元(约21万人民币)以上,主要职业为普通工作人员,接受过一些教育。
今年5月,《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的一篇报道指出,在美国界定中产阶级非常棘手,不同的地方的中产阶级有不同的平均收入。根据2013年美国的社区调查(2013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美国一间独立性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分析出了美国不同州的中产阶级收入级别对照表。想要挤进中产阶级的行列,在马里兰州(Maryland)是最难的,平均年收入要达到7.2万美元(约44万人民币),在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是最容易的,平均每年赚3.8万美元(约24万人民币)就能为自己贴上“中产阶级”的标签。
不过话说回来,在美国即使年薪超10万美元(约62万人民币),生活也不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因为要支付联邦税、房贷、房租、各种保险,剩下的银子还要养家糊口、应付一家人的吃喝拉撒睡,孩子的教育开销,最后口袋里也所剩无几。
在众说纷纭的德国社会中,一份由德国不莱梅大学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Foundation by the University of Bremen)和德国经济研究所(The 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指出,从经济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德国人的经济收入为全德国平均工资的70%到150%之间,那他/她就是中产阶级的一员。举个栗子,一个拥有两个小孩的四口之家,月收入在2400欧元(约1.6万人民币)到5000欧元(约3.4万人民币)之间的家庭,都可以被划分为中产阶级。
根据贝塔斯曼基金会的研究报告,德国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58%左右,构成十分复杂,没有明确的职业界限,包括建筑师、公务员、律师、艺术家、教师、音乐家、记者,甚至政治家等多个职业类别。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相似点,就是非常重视生活品质。日耳曼民族是出了名的严谨,大部分中产阶级居住环境虽谈不上奢华,但是在装修、家具等方面的选择却格外用心。高质量的沙发、床垫、甚至烧烤架、啤酒起子都会一丝不苟。家庭用车方面,基本上都是支持“国货四大件” 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中的中高端车型。
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印度,已经吸引了众多国际目光。近年来印度经济的迅速发展也造就了中产阶级的崛起。根据麦肯锡(McKinsey)的发布的数据报告,平均年收入在20万卢布(约2万人民币)到100万卢布(约9.8万人民币)的家庭,都可以算作中产阶级,总人数约2.5亿。
制造印度中产阶级的“工厂”很多,比如房地产、跨国公司、金融行业已经软件行业。相对于其他国家,印度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还处于起步阶段,贫富差距严重,他们的日子也和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不一样,没有多少人有房有车。根据印度理工学院交通研究与伤害预防研究项目的报告,印度全国只有4.7%的人口拥有汽车,9.5%的人口拥有电脑、21%的人拥有摩托车、47.2%的人口拥有电视。
到底中国中产阶级标准是什么呢?同样是众说纷纭。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2004)将现阶段家庭财产达到45万元人民币作为划分中产阶级的重要标准。2010年,《福布斯》为中国中产阶层下了一个定义:城里人,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拥有大学学位,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收入在1万美元(约合6.2万元人民币)到6万美元(约合37万元人民币)之间。亚洲开发银行在2010年发布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中,界定每天消费2到20美元(约12到124元人民币)的人可以被称为中产阶级。中国社科院2011年的《城市蓝皮书》中,认为年均可支配收入在1.6万到3.7万人民币之间的也算中产阶级。
相对于各种机构的各种统计数据,老百姓为中产阶级有一个更为简单的划分:新式“三大件”:车子、房子、票子。曾经作为中国中产阶级标签的“三转一响”(小编又暴露的年龄)已经更新换代,但经济因素在划分中产阶级的标准中还是起关键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