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翼空难或因副驾驶患抑郁
3月29日,针对德翼空难的调查仍在继续,更多细节浮出水面。调查显示,涉嫌蓄意制造空难的客机副驾驶安德里亚斯•卢比茨家中有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其本人或有眼疾。媒体披露了坠机前的黑匣子录音,揭露了当时内情,机长被锁在门外后,曾试图斧劈舱门闯入。(综合报道)
点评:
如果真相的确如各方推测的那样──此次坠机为副驾驶蓄意而为,那么以后飞机安全着陆后,大家不仅要鼓掌庆祝,还要增设一个环节,那就是感谢机长或副驾驶“不杀之恩”。
但无论这次的坠机事件是否是人为,它都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还暴露出航空公司在人员管理以及安全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真心希望航空领域的进步、制度的完善,可以来自其他代价更小的方式,而不需要像现在这样踩在空难遇难者的尸体和家属的无尽悲痛之上。
澳大利亚决定加入亚投行
澳大利亚3月29日宣布,计划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扭转了先前作出的不参加的决定。但澳大利亚对其在亚投行的未来成员身份设定了条件,以安抚主要军事盟友美国所表达的关切。总理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政府今天宣布,它打算签署一项有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谅解备忘录,这将使澳大利亚能够作为一个潜在的创始成员参加建立该银行的谈判。”(《金融时报》)
点评:
澳大利亚在亚投行申请截止日前两天,终于宣布“我来了”,其原因想必是看到了亚投行为其带来的国家利益。首先,对手和盟友都参加了,它当然也不甘落于人后;其二,或也想借此机会把本国的工程师、建筑师都推销出去,参与亚洲基础建设;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希望参与到事关本地区未来的重要对话中,这带来的政策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新加坡为李光耀举行国葬
3月29日,新加坡为不久前逝世的前总理李光耀举行国葬仪式,包括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内的多国政要都出席了仪式,向这位新加坡的建国总理告别。李光耀将新加坡从薄弱小国打造成富裕的全球商业中心,不仅受到广泛的国际赞誉,也成为新加坡民众心目中的“国父”。李光耀逝世之后,灵柩在新加坡国会大厦接受民众吊唁,人们不顾长达10小时以上的漫长等待时间,纷纷前来排队,只为向他致敬。(中新网)
点评:
光耀陨落,万众送别。李光耀的去世引发了一场对这位伟人的集体回忆,其中有不少关于他如何处理新加坡与中国关系的。他既在邓小平向他就“新加坡模式”取经时倾囊相授;又在两岸之间扮演着“传话人”的角色,促成了“汪辜会谈”;面对中国崛起,也赞成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位政治强人的离去究竟会给中新关系留下怎样的政治遗产?我们拭目以待。
英国议会解散 大选正式开始
3月30日,英国本届议会宣告解散,2015年英国大选也由此正式揭开序幕。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天前往白金汉宫觐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是5月7日大选投票前他最后一次见首相身份会见女王,标志着本届政府的5年任期结束。根据有关法律,本届英国议会也于当天宣告解散。
与女王的会面结束后,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发表声明。他表示,英国目前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所领导的保守党如继续执政,能为英国经济持续复苏提供坚实的领导力。卡梅伦抨击他的竞争对手工党领袖米利班德将给英国带来“经济混乱”。米利班德则表示,卡梅伦曾承诺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这将给英国经济带来风险,也会令英国的影响力严重受损。
英国副首相、自民党领袖克莱格表示,他所领导的政党在竞选中将占据“理性的中心”,反对英国脱离欧盟。(综合报道)
点评:
五年一次的“大戏”终于拉开帷幕,这多少有点儿令人激动。可以预见,今年的大选之战又将是一场激烈的“混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恐怕任何一个党派想以绝对优势获胜,都将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