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九点钟,伴着微熙的晨光,陈豪踏入亚豪集团位于上海金茂大厦47层的办公室,开始了一天忙碌又紧张的工作。2006年,陈豪就创办了这家以金融投资为主要服务项目的公司,那年,他24岁,刚踏出大学校门。如今,八年过去了,在陈豪的带领下,亚豪已经发展成为上海一所颇具规模的专业化金融服务商。除了是亚豪集团的CEO,陈豪还有另一重身份——“富二代”。他的父亲是浙江嘉兴的超级富豪,曾涉及制造业、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在继承家业和艰难创业这两条路中,他选择了后者。虽然摘掉了“继承者”的帽子,但是陈豪坦言,这样的身份转换不仅没让他如释重负,“反而压力更大”。
非典型“继承者”
“我从大二时就开始创业,先是从校园跳蚤市场入手,后来初涉电商业务,在网上销售电话卡。”那时还是易趣时代,淘宝尚未出现。后来陈豪光是做电话卡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0万元。陈豪看准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和发展机遇,他用大学创业捞的第一桶金成立了亚豪集团,做起了金融投资生意。
“我父母一直从事制造业,和我做的金融业基本没有交集,所以在业务上,他们基本上帮不上我,更大意义上只是做我的精神后盾。”除了成立公司时,陈豪稍微征询了一下父母的意见,这家公司从资金筹集到后期的发展壮大,几乎和父母没有扯上任何关系。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中国各种产业不断调整升级的十年,一些旧的产业逐渐被新兴产业所取代,低附加值为主导的制造业显现出“夕阳产业”的颓势。与此同时,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位置的凸显,也带给中国的金融服务业新的机遇。亚豪乘着东风开始发力,陆续为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市的数百家企业提供战略规划、风险控制、财务管理多方面的专业服务和资金支持,并且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中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陈豪说,在当时虽然家里没有硬性规定要他放弃自己的事业接班,但是作为家中的独子,对于是否继承家业,他还是得做一个交代。一个是自己兴趣所在的金融行业,一个是父母深耕已久的制造业,到底该如何取舍?
看着公司不断地做强做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陈豪和父母商量后达成一致:放弃继承父母的产业,专心做自己的金融业。继而在2012年,陈豪的父母把多年经营的制造业的主要资产卖出。对于自己和家人的决定,陈豪首先归结为加工制造业所面临的转型,但根本原因,他很明白,就是他不愿意接:“我没兴趣,这个产业的发展局限性太大。”
但是并非所有“继承者”都能像陈豪这样顺利地完成与父母产业的“交接”,他身边不少的“富二代”朋友在继承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不愿接班,因为两代人兴趣点不一样;有的已经接了班,却与原有的企业文化和‘老臣’不相容;还有的,因为自己的创新思路得不到赏识而处处碰壁。”
陈豪在多年的商海打拼中,认识了一帮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凑在一起,聊各自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聊着聊着,大家当然也不免谈及家族企业的接班问题。”这个无意间凑起来的团体就成了一个定期的交流平台,陈豪觉得应该把这个团体固定下来,于是他们决定成立一个组织,并给这个组织起了个很有正能量的名字“接力中国”。陈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阐述“接力中国”的宗旨:“我们接过父亲手中的事业,我们也一样上进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我只是想把一群这样志同道合的人集合在一起,除了各自奋斗我们也需要互相帮助,并给社会带来正能量。”
“接力中国”的成员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继承者”,他们当中有汤臣集团的接班人汤子嘉、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女儿柳清等,会员平均年龄约为30岁,最小的会员是1992年出生的今年仅21岁。他们的父辈多为各省首富、业界大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据媒体报道,保守估算,他们平均身家超过1亿元,而他们能够控制的资本,高达上千亿元。
“接力中国”成立后,陈豪担纲起领导人。在做首届理事长的那几年,他一边要打理自己的生意,一边还要组织接力中国的各种活动,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凡进入‘接力中国’的会员,大多是通过最早的会员彼此介绍进入的,到现在,‘接力中国’已经有200多名成员了。”陈豪自豪地说。
如今,这位“接力中国”的首届理事长已经从“继承者”的身份中跳脱出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创一代”。陈豪手下管理着40、50名员工,亚豪旗下管理着数支基金理财产品,资产管理规模超40亿,主营业务销售额达到了十亿元人民币。虽然没有继承父母的产业,但是陈豪却“继承”了父母做生意的风格。比如勤劳努力的工作作风,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有底限有原则。“父母对我的这一点影响很重要,野蛮生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底限,不然很容易误入歧途。”
“百年老店”可遇而不可求
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表明,全球70%的家族企业在第一代创业者手中就会破产,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够生存到第二代,能够生存到第三代只有10%。
对陈豪来说,“百年老店”式的家族企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所有的行业都有周期性,很少有行业能一百年都很兴旺,一个行业都是有周期性的,何况一个企业呢?而且,一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也往往决定了这个企业未来的走向,中国还遇到独生子女政策的问题,这更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性。所以,我认为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可以做成百年老店的。”
对于那些在西方常年屹立不倒的家族企业生存的奥秘,陈豪很是好奇。去年8月,他率领十几名“接力中国”的成员来到英国,进行了一场“家族企业参访之旅”。这次旅行,让他更深刻地了解到家族企业的运作规律。
“八天时间里,我们走了很多地方。到访了全球最古老家族企业之一的Berry Brothers&Rudd酒业公司,去参观了男装品牌 GIEVES&HAWKES的总部,还去了Fortnum& Mason百货和麦肯锡投资公司。我们见过到了家族企业的继承人们,有的是第三代,有的是第五代,甚至有些公司如今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家族企业运营。”在众多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中,让陈豪印象最深的是Fleming家族。
Fleming家族充满着传奇色彩。1990年代末,在出售企业前,Fleming家族就已经掌管着超过1000亿美金的资产。“当时的家族出售过程好似一出大戏,由于是董事会决策,为了怕走漏风声,整个家族近200名成员只有4人知道此事,并做出了这个决定,其中领头的就是Matthew Fleming先生的父亲。Fleming家族在把原有的产业出手之后,又重新创业,成立了Fleming Family&Partner公司。在短短十几年间,就成为欧洲最大的家族企业办公室,为150多个家族管理着财富。”陈豪对我津津乐道这段历史。
“如果你的子女没有继承你的产业,你能像你的父母一样接受吗?”我问。“如果他们不想继承那也没关系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兴趣点。就像Matthew Fleming先生的祖父一样,他是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就完全没有参与企业经营,而是一辈子吃喝玩乐,后来还写了《007》的小说。”陈豪继续说:“你看,如果他非要接家里的产业,可能我们现在就看不到《007》这个故事了,更不会有《007》系列电影了。”
真正的传承应该是精神的传承
面临家族企业传承的不仅仅是中国企业,世界各国的家族企业都有同样的问题。为了吸取发达国家家族企业的发展经验,在继英国的家族企业考察之后,“接力中国”又组织去美国、法国、韩国等国的家族企业“取经”。陈豪觉得,家族企业的继承不单指财富上的继承,还有企业理念和精神的继承。“这些不同国家的家族企业留存下来最大的共性就是它们的家族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一个家族企业的传承才是真正可持续的。”所以,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家族企业应该是每一代人做好每一代人该做的事,把精神财富传递下去,让每一代人推动企业或是家族的发展。”
在西方社会,为了延续家族企业的寿命,聘请职业经理人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但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聘请职业经理人却并没有得到大量的应用。在陈豪看来,在中国特殊的经商环境下,职业经理人在家族企业未能普及是有原因的:“如果是一个公众和多元化的公司,有董事会的管理制度下,这种方式没有问题。可是在中国,很多的家族企业是很纯粹的家族企业,有很强的家族色彩,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比如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成员对企业情感会有差异,这会导致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职业经理人为企业带来的发展可能会是家族成员不乐见的情况。这样的结果,最终会造成职业经理人和家族企业的分道扬镳。”
“那你身边有没有接班接得很成功的例子?”陈豪回答说,对于他们这些80后的“继承者”,大部分刚刚接班或者只接班时间不长,目前还很难界定一个企业接得好还是不好。“大部分的企业继承者都还在一个接的过程中,你能现在就说它好还是不好吗?我觉得不能,这个序幕才刚刚开始。我们这代人现在就三十岁左右上下,你说这个年龄的人怎么可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陈豪说:“要衡量他们接班成功与否,至少要在50岁左右才能看出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陈豪依然清楚地记得Matthew Fleming先生多次重复的一句话:“‘你现在做出的决定不是当下对与不对,而是要看你的子孙后代如何评价的。’”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