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时尚 / 和职业选手的英国PK

和职业选手的英国PK


上次参加中国杯比赛是在Brocket Hall的Palmerston球场,除了和查理进行了一场愉悦的友谊配对赛之外,球场邀请的国内职业女选手汪雯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她在我一杆击出剃头球之后那肆无忌惮的嘎嘎笑声。在后来推杆的时候她又告诉我,你的挥杆是我在今天比赛里见到的最好的一个。我便忙不迭地问起她留在这里的日子,说有机会可以和她学习一场。操办比赛的思佳美女甚是有心,赛后的饭桌上便安排好了,说Brocket Hall还有另外一个球场Melbourne,你们要不要在下周打打这个场?

上一次和职业选手的切磋还是在美国的圆石滩,那是我38岁生日的那天,中国旅游卫视邀请了美国PGA选手杰森·科克拉克和我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虽然他69杆我89杆,这195cm高的美国帅哥把我修理得服服帖帖,我至今仍对那一场比赛以难忘怀。那一场比赛也告诉我,能和真正的职业选手在一个好球场同场竞技,是每一个高尔夫爱好者难得的机会,有心者可以立竿见影地学到他们的经验。

而这一次,这位职业选手是个姑娘。

百度了一下这位曾排名CLPGA前十位的中国女子职业选手,看到了她精彩的高球生涯。她一定是有着天才的高球灵感,否则不会在十几岁开始练球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如她自己在一些访谈里说的,中国女子职业球员的高球之路几乎找不到赞助商,多是一边工作一边自我训练,自掏腰包去比赛。国内的联赛氛围以及球员选拔机制问题很多,仅相当于发达高尔夫国家的初级阶段,现状使得她们难以借此为生。但显然的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影响汪雯雯执着于她的梦想。这让我想到自己对创作的坚持,又何尝不是步步荆棘?干过不少职业,也算做得有声有色,但进退腾挪之间,唯有写作是从未放弃。这是病,但不能治,病人自有病人的快乐。 

Melbourne球场俗称“水场”,因为球道里湖泊较多,且难度不小。但不管怎样,每次和职业选手比赛,我都会紧张得一塌糊涂,更别说对方是个姑娘。比赛前的一周里我刻意加强了柔韧锻炼,经验告诉我这会令挥杆放松,送杆到位。但工作确实很忙,烟也抽得较凶,锻炼的效果并不好。比赛日出发之前,我在拿三号木还是五号木之间犹豫半天,最后选择了五号,并果断扔了60度,带上了比较有把握的A杆。

我从地铁换火车,一路倒也方便。路上一个老太太见我抱着大球包,兴奋地和我开聊,说他的老伴是疯狂的高尔夫爱好者,打了40年,心脏病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场上捉了两只小鸟。我对这位球友肃然起敬,对这位乐观健谈、浓妆艳抹的老太太也心生好感。年近七十的她银发披肩,嘴唇涂成草莓的颜色,纯正的英国乡村口音颇具风趣。在中国你很难遇到一位懂高尔夫的老太太,更别说在火车上。老人中途下车,说是去找几个有着五十年友情的闺蜜喝下午茶。隔着车窗,我看到几个老太太颤巍巍地张开怀抱,吻着彼此的脸颊。几个老太太相搀而去,缓慢如天空漂浮的白云。她们会有一个快乐的下午,谈着彼此逝去的男人,也许他们也都是交情不错的球友吧。

火车不算慢,思佳开车把我从火车站接到球场。得知雯雯已练习了很久,一大早更是各种挥杆,我并不惊讶,这是职业选手的自律。打了照面儿,黝黑的脸和职业范儿十足的装扮之下,她那股高手的威压从微笑里逼过来。我象征性地推了几杆,发现自己手脚发紧,两码都要推出涮锅。嗯,找个理由,坐火车打球头一遭,还是对心理有影响的。临到下场,我自觉地当起司机,可雯雯却说要推车打全场,死活不上车……好吧,我又输了这一回合。

开球的第一洞是我高尔夫生涯里见过的最为邪乎的,并不算远的球道是个右狗腿,球道约40码宽,却是个从左到右将近30码落差的大斜坡,任何打法落在上面都会急滚向右,而坡的尽头全是水。这道水沿着球道有一百多码,不管你用什么杆,都逃不出这水的威胁。如果你不留神打出右曲球,百分百下水;直击球如果落在球道中央,也是百分百下水,你只有打出一个低飞左曲球,才有可能把球停在靠右的球道坡上,滚不滚下去看你的运气了。但打这个左曲有很大难度,因为在你左曲的球道路线上有一棵巨大的树。果然,我的球硬邦邦砸在树干上——上帝保佑,它弹向了左前方,球因此停在了球道的正中,这是真正的歪打正着,Yes!

雯雯的落点并不如我的好,但第二杆却比我打得好得多,我本可以直接击上果岭,却没有把握好大斜坡击球的技巧和节奏(就是不会打,不装会死么?),打出一个迎风右曲,球落进了果岭右侧的沙坑,还好没有下水;而雯雯的球虽然远一些,却稳稳地将球击在离旗杆不到五码的地方,两推保par;而我在沙坑虽然一杆击出,却没能一推保par,只能两推加一。就这一杆,你便可以看出职业选手和业余爱好者的巨大区别。面对同样的危险,他们会比你观察更细致,对自己的能力有更清楚的判断,因此可以用最少的杆数达到效果。

虽然保par,雯雯却不满意,说自己是第三次打这场子,不应该还保par。而我已经觉得是烧高香,没掉进水里就不错了。

后面的两个洞没那么难,打起来却头疼,除了球道遥远,遍布球道周围的长草也令人生畏。我在第三洞就吃了教训,明明看到球滚进了一棵树下的长草里,却怎么也找不到球,因为那又黄又密的草实在是太不好刨了。找了几分钟后,怕人家职业选手有意见,我决定抛球再打,结果一杆打去了果岭后面。跑过去一看,又是长草,是更长的草。这次虽然找到了,但我选择了错误的打法,用P杆没有刨出来。再咬牙换了A杆,开放杆面劈下去,球才懒洋洋地滚上了果岭……好吧,雯雯这一洞继续保par,而我是加三,丢人啊。

从第四洞往后,我开始忽略比赛的效果,开始专注于如何从她身上学到职业经验。挥杆的节奏控制,球道的观察方法,摆球的科学位置和高低,不同长度的草中的处理方法,雯雯的处理都令我看得过瘾。在一处果岭旁边光秃的草丘上,我见她要用推杆,忙问何故,这超出了我的任何经验。从丘顶到洞杯至少有十五码,又是草又是沟的,应该大角度切杆敲击呀。但她有她的道理,说这也是学自一个教练的经验,她自己做过尝试,在草并不多的山坡上推一杆敲一杆,连续十次,推杆结果远比切杆的好。

真是这样吗?我将信将疑,但并没有在这场比赛里尝试。但就在这一场之后的一周,我在另外一个球场独自打球,在特别相似的状况下选择了推杆。小球从山丘坡上滚下,左拐右拐地蹦跳下山,看着就要歪了,却以不可思议的执着跳出一条最佳线路落在果岭上,然后慢慢悠悠向前,向前……进了洞。这是一个小鸟!

那一刻正值黄昏,正是山谷空明,人鸟无迹,我在斜阳浓重的山头蹦起来,望着自己半空里的影子,发出一声典型的东方式的大喊:牛X!我在那一刹那想起了汪雯雯黑黑的笑脸,这甜头使我决定终生都如此处理该球。对我这样一个爱好者而言,这是莫大的幸福,像张无忌这个土包子无意中学会了乾坤大挪移。

打到第六洞的时候,职业摄影师Casey来了, 他听说这球场有一位中国职业女子高尔夫运动员和一个男主编对打,便背着长枪短炮免费来为我们拍摄。他以拍摄运动项目为主,拍过几十个高尔夫比赛。我因此更加注重挥杆,避免被这职业摄影师拍出不职业的样子,架势不摆足是不动手的,那效果有时好,有时很不好。而雯雯根本没被他影响,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毕竟人家是在几百个摄像机前面打过不少巡回赛的。而我出现不该有的很多失误,过于在意摄影师,搞得一杆Driver打到哪里去都不知道。若不是雯雯告诉我球落在哪里,注定是找不到了。除了技巧,高尔夫更是心理战,肚子里一点涟漪,到了手腕上就谬之千里,这道理我懂,但就是控制不住。

九洞之后我们去一个小房子里啃汉堡,我和雯雯聊起她的高尔夫世界。她练球很晚,但天赋很好,在当球童的时代便露出峥嵘,后被赞助人发现,从此走上业余到职业的艰辛之路。她疯狂地热爱着高尔夫,为之放弃了很多机会,而她的成绩也一度接近亚洲女子职业的最高水平,并获得过CLPGA的分站赛冠军。我想起她曾经在2009年和一群美女获得了海峡杯高尔夫比赛,便问起她那些小伙伴们如今何处?雯雯笑着摇头,说不过五年时间,分的分散的散,生娃的,嫁人的,凑在一起的日子很少了。

但她仍要坚持下去。虽然生了孩子,岁数也要越过一个女运动员的黄金线,她丝毫没有放弃的想法。从她爽快的笑声和大口啃汉堡的样子,我知道这是个倔强而单纯的姑娘。万事都怕执着,我相信她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高尔夫的运动生命很长,从来不缺少奇迹。Casey狼吞虎咽地干掉了汉堡,给我们看他拍出的照片。他确实很职业,这篇文章里的照片都是出自他手。在一棵大树下的逆光照片颇有意味,巨大的榉树和雯雯健瘦的身材很是和谐,我的?算了,为了拍出来好看,俺吸着肚子挥杆,上杆的角度都错了   (哭)。

后面的九洞我颇有淡忘,看着球道本也记不清,皆因最后那一洞实在是大气滂沱。宽阔的球道上,我的一号木虽然开出280码,小球离过水却仍有230码,纠结来纠结去,我决定五号木强攻 (木有带三号木!木有带三号木!),做足了准备工作,狠狠一杆击出,这一下挥杆完美,用力十足,只是……打地了。

五号木打飞了一大块泥巴,球没飞起来,只滚出了一百多码到了水边。早知如此,还不如p杆切一下。这就是能力不足,总觉得能打出老虎伍兹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杆,其实十有八九会打出中国足球队射门的一脚。而雯雯在后面稳扎稳打,第三杆过水上了果岭,轻松拿下这个小鸟。

这一洞最值得一提的是,开球车的我绕了一大圈才到果岭边,而雯雯只是推着球包款款地上了摆渡船。我撅着嘴在岸边看她,那船走得慢悠悠的,水边开满五色的花。不远处的白色帐篷里,一场婚礼似乎正在进行。雯雯的船轻轻划开绿色的水面,驶向她收官的果岭,她的头顶白云翻卷,在湖面的倒影令人心化。她淡定地扶着栏杆,欣赏着这渡河的美景,而我则点起一根万宝路,静静地欣赏着她。那画面至今难忘,不知道何时才会再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