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前,海外公司曾经在投资英国房产方面享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巧妙设计,他们所购置的房产可以免于缴纳遗产税和资本利得税。然而,英国政府近两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逐渐填补这个漏洞。如果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英国税务部门一步步缩紧的趋势。
《财政法案2012》(Finance Act 2012)规定,自2012年3月开始,如果以公司名义在英国购买价值200万英镑以上的居住房产,那么英国政府向其征收的印花税率会由此前的7%上涨至15%。
接下来,2013年4月,《财政法案2013》(Finance Act 2013)又提出了一项针对以公司形式购置英国住宅房产的新年税(ATED)。房产所有公司需要每年根据房产价值缴税,年税额会随着通货膨胀指数变化。
同时,公司购置的超过200万英镑的居住房产,在出售时也要开始缴纳资本利得税(CGT)。并且自2015年4月起,所有海外买家,无论公司或个人,可能都将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这项政策仍处于征求意见状态。
前不久,英国财政部大臣乔治·奥斯本又在2014年的财政预算(Budget 2014)中宣布,从3月20日起,只要以公司形式在英国购买价值50万英镑以上的居住房产,就需要按照15%的税率支付印花税。从200万英镑降低至50万英镑,更多的公司将会受到影响,这其中包括大量的海外公司。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405/2014050817290091765.JPG)
自2015年4月1日起,ATED年税也将有所调整。价值在100万英镑至200万英镑之间的房产,年税额为7000英镑;2016年4月1日起,价值在50万英镑至100万英镑之间的房产,年税额为3500英镑。
这意味着,如果以公司名义购买超过50万英镑的英国居住房产,不仅需要支付高达15%的印花税;每年支付3500英镑至143750英镑不等的年税;还需要在出售房产时缴纳资本利得税。
英国会计事务所Nyman Libson Paul的税务咨询师王斌分析认为,归根究底,这些举措是源于英国房产市场被众多海外买家或离岸公司“侵占”的现状,以及政府对民众怨声迭迭的回应。这一系列政策仅针对购买后空置的情况,而海外公司购买房产如果是出于再改造、销售、出租等目的,并且的确有商业活动的情况下,则不受这些政策限制。
据统计,1999年至2012年约有超过10万英国房产被海外公司买走,其中40%的房产位于伦敦。由于英国经济政治形势的稳定,以及房产市场的高回报率,英国每年吸引着大量海外公司的投资。
而财税部门扮演了社会调节器的角色,为了平衡经济、增加税收、获得选民支持,通过对公司的投机购房行为加以约束,来规范英国的房地产市场投资。王斌说道:“很多公司投资英国住宅市场是对资产安全、保值及升值的考虑,当然从中不乏很多投机行为,而这样的投资间接地拉动了英国房价的升高,也导致了英国本地人租房和买房越来越难。政府肯定要通过一些手段来控制这种情况的,而调节税率、有阶段性地介绍新税种就是最好的手段。研究了这些措施后你会发现,政策制定者是在征集了很多行业专家意见后,结合现实宏观经济状况,在不打击真正商业投资行为前提下,作出的针对性极强的税收策略。”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405/2014050818004072532.JPG)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405/2014050817293967349.jpg)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405/2014050817293924928.jpg)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405/2014050817294030486.jpg)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405/20140508172940390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