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华闻周刊》208期“‘重新发现’斯洛文尼亚”专刊。
欧债危机为中国企业投资欧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腊,中国企业买银行、保险公司、电网、机场和港口,不仅使很多投资成为了标志性的案例,还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受影响很大。它们国有银行40%的贷款属于不良贷款,差点申请欧盟救助。形势危急之下,该国也公布了私有化清单,希望外国投资者来“救火”,却很少有中国企业来投资。
但是,从2016年,在它独自走出危机之后不久,中国投资却大举进入,这个国家就是斯洛文尼亚。
独自走出危机,却无人喝彩
2010年至2012年的欧债危机,在两年内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对于中东欧地区经济影响尤其严重。这一地区长期依靠欧元区市场,本国市场需求不足,使得这一地区国家的经济显得格外脆弱,曾被誉为“欧盟优等生”的斯洛文尼亚也不能幸免。
斯洛文尼亚是以出口为导向的、高度外向型经济国家,对外贸易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分量,外贸总额占国民生产总额70%以上。周围国家意大利和希腊,都深陷危机,也给斯国带来了金融震荡。
在欧债危机影响下,斯洛文尼亚突然从中东欧的“优等生”,成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
2011年,该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银行业危机随之爆发。该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最高达到80亿欧元,相当于该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而该国最大的金融机构——新卢布尔雅那银行,实际上已经处于破产状态。
斯洛文尼亚的三大行属于国有性质,危机爆发前就进行过多次重组,背负着巨大的不良贷款,这三大银行的业务,约占该国银行业的三分之二。
2013年5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斯洛文尼亚的主权信用评级从Baa2,下调至该机构最高的垃圾级的Ba1。斯洛文尼亚面临主权债务危机,随时可能成为欧债危机中多米诺骨牌效应中下一个倒下的国家。很多机构预测,斯洛文尼亚将成为欧盟下一个救助国。
2012年和2013年,是斯洛文尼亚危机最沉重的时期,国家经济分别下降到2.7%和1.1%,财政赤字从4.1%跃升到15.1%,居民消费分别下降了2.4%和4.1%,一时间,风雨飘摇。
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避免被迫申请国际救助,斯洛文尼亚政府决定在2013年启动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拟出售大型国企15家,其中包括第二大国有银行Nova KBM、全国最大电信运营商斯洛文尼亚电信、卢布尔雅那机场以及国家航空公司亚德里亚航空,预计将为国家财政增收7.5亿欧元。
另外,斯洛文尼亚的国家债务水平较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仅为53%,远低于欧盟90%的平均水平,这样就为斯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举债筹措资金,争取了有利条件。
经过最艰苦的两年改革,斯国经济逐步复苏,2014年和2015年经济增长率重回正数,分别为3.1%和2.3%。斯国政府正式宣布走出危机,也不需要欧盟的救助了。
相比希腊的“哭天抹泪”的悲痛,西班牙的民众游行抗议,惊动欧盟救助的葡萄牙。斯洛文尼亚,似乎静悄悄地发生了金融危机,然后静悄悄地独立承担,走出困境,很少引起国际市场的波澜。中国的媒体也很少报道,更没有引起中国投资者的兴趣。
为何中资之前不敢进入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危机期间,外国投资者加大了对于斯洛文尼亚的投资。2014年,流入斯洛文尼亚的外商直接投资达16亿美元。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中国对斯洛文尼亚的投资,却少得可怜。2014年底,中国的投资,累计起来才500万美元。就算是中国香港,对斯洛文尼亚的投资,也少之又少。
最主要的投资,是中国恒天集团,在斯国投资机场大巴生产线,2014年生产了80辆机场用大巴。
与其他危机国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相比,中国在这些国家收购基础行业,都是电力电网、银行保险、机场港口等等这些“大家伙”,动不动就创造出多宗标杆性收购。但是,对于这个差点被欧盟救助的危机国家,中国投资却没有来寻找机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斯国的内部市场狭小,投资吸引力不大,而且受外部市场影响大:斯洛文尼亚属出口导向型经济,自主稳定性差。不说别的,就是和其他欧债危机中的国家比比就能看出一二,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意大利,投资吸引力自不待说;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南美洲有庞大的投资,构建了中国、西班牙、葡萄牙的“南美黄金三角”;而希腊的港口,具有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战略地位。
斯国,存在着小国家的先天不足还表现在这两个方面: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匮乏,能源依赖进口,尽管森林覆盖率超过50%,但是林业不发达;融资环境较差,贷款利率高于其他欧盟国家,而且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危机重重,融资难度较大。
其次,外资融入度不高。尽管斯国是欧盟的经济“优等生”,但是,它在对待外资的口碑,却一直不好,外国投资占GDP的份额,仅为22%,是欧盟外资流入最少的国家,也都低于其他中东欧国家。
此前,外国投资者普遍认为,斯洛文尼亚在对外国投资友好方面,落后于同地区其他国家,存在公共招标不透明、官僚作风、雇佣体系僵化、税赋较重等问题。
一些外国投资者曾经满怀热情地来到斯国,希望能够达成好的生意,但是,就像东欧寒冷的天气一样,斯国政府和机构,对于外国投资者并不是那么热情。
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斯国的态度,在私有化过程中,英国一家资本公司对于斯洛文尼亚电信公司有兴趣,这可是斯国最好的资产。斯国政府断然拒绝,理由是:风险太大了。
在私有化过程中,来“摘桃子”的都是“老相识”和“老面孔”。比如美国阿波罗基金公司收购了第二大银行NKBM,克罗地亚公司并购大型超市,日本松下电器收购了百年本土白色家电品牌Gorenje这些案例。
再次,斯国对于重要行业和重要资产,一直持有保护态度。欧债危机前,欧盟国家一直对于斯国保护国内的银行业,提出批评。如果不是危机深重,斯国并不想把国有银行的股份拿出来卖。
此外,斯国对于外商投资领域有很多限制,比如在养老保险和医疗、铁路与航空运输、交通与通讯、保险业等领域禁止外商独资,在审计、出版和广播、证券经纪和投资公司等领域中,对外资比例有所限制。
斯国最好的资产,即便在欧债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也并没有拿出来卖,比如位于亚得里亚海的科佩尔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科佩尔港口,是斯洛文尼亚绝佳的出海口,连接着斯洛文尼亚境内良好完善的铁路和公路网,能在短时间内轻易地将货物转运至中南欧各大城市,例如慕尼黑、布拉格、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等,对准备开发中东欧市场的企业来说,斯洛文尼亚的港口连接的发达公路设施,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各项软硬件设施,才是斯国最核心的竞争力,才会成为进军欧盟及东欧的最佳跳板。
如果这个港口拿出来卖,估计中国在中东欧,又要形成一笔大单投资了。
危机结束,迎来逆转?
其实,2014年斯国就已经波澜不惊地走出危机了,但在那之后的一两年里,中斯两国经济交往和跨国投资继续维持平平淡淡的状况。直到进入2016年,中斯两国的经贸往来才日渐兴盛起来,跨国投资大涨,标杆性的并购层出不穷。
可以说,2016年是中斯经贸黄金时代开启的元年。截至2016年,中斯双边贸易额达到约2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中国已成为斯洛文尼亚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格局转折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中国和斯洛文尼亚的投资领域,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呢?
首先,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让斯洛文尼亚找到了定位。斯洛文尼亚高度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认为它将为欧亚区域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斯洛文尼亚从“一带一路”倡议中,看到了很多合作潜力,斯洛文尼亚的地理位置、文化融合传统及“欧洲旋转门”的独特定位,使得斯洛文尼亚有能力成为欧亚大陆交往的一个重要节点,连接中东欧和西欧,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其次,“16+1”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让斯洛文尼亚找到了平台。
“16+1合作”机制,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创新举措,双方要加强政策对接,加快建设示范项目。
在“16+1合作”机制的带动下,中斯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投资并购领域都取得了大幅度进步。
从这两点上看,双边政府的推动作用非常关键,作用也非常明显。
还有一个因素是,中国企业对于投资目标国的定位,也越来越有经验。
欧洲除了英德法意等大国外,很多是富有而美丽的小国家。如何发掘这些小国家特殊定位的潜力,将是跨国投资发展的重要前提。
斯洛文尼亚既不是中国的热门投资地,也不是中国旅游者的目的地。但是,中国企业却发现了斯国在东欧和西欧连接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创造了目前中国资本的大举进军的良好局面。
这里有东欧国家的优点,劳动力素质高成本低,适合做制造业基地,并让产品直接进入欧盟统一大市场;这里也有西欧国家的优点,重工业制造行业技术强大,服务行业也有优质的标的企业等待中国企业挖掘;这里还有东西欧结合部的优点,通过港口和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将中国产品销往欧盟内部。
可以预见的是,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引下,在“16+1”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的平台上,中国和斯洛文尼亚的合作,将会渐入佳境。斯洛文尼亚的独特优势,也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发现,所追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