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给跟自己不同的人贴标签,把复杂的人分成简单的类型。例如南方人和北方人。
因为南北方习惯不同,网上经常会爆发“豆腐脑吃舔的还是咸的”、“粽子吃咸的还是甜的”等争吵。不仅中国人喜欢“地域黑”,傲娇的英国人也是。南方和北方也互相看不惯对方。维基百科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词条形容这个现象,叫做North–South divide (England),中文翻译可以叫做“英格兰南北分裂”。

我住在英格兰西南的布里斯托市,所以能够赤裸裸地感受到南方人对北方人的敌意。
刚到布里斯托(英国西南部城市)就跟当地的华人叔叔吃饭。叔叔问我:“你为什么选这里呀?”我回答说:“据说西南部的气候比较好,而且靠近海。”叔叔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告诉我一个故事。

▲布里斯托
他在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北方城市代表)读完博士后找到了一份在布里斯托的工作。当他收拾好行囊,从曼城开车往南时,遇到了交警。交警问他:“你从哪里来呀?”“曼城。”交警摇摇头,一脸鄙夷。然后问:“你去哪里呀?”叔叔说:“布里斯托。”交警点点头,直竖大拇指,说那里是个好地方。
还有一次去英国西南部的Weston-super-Mare海滨度假,中午在一家餐厅就餐。一头华发的英国老板看到我们一群中国人,特意过来攀谈:“你们来自中国哪里?”我:“我们来自中国南方。”老板显然文化水平不高,继续问:“那北京算中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同伴跟他解释到:“北京的地理位置大概是曼彻斯特在英格兰的位置。”老板大吃一惊,然后说:“那真是太可怕啦!”

▲Weston-super-Mare的餐厅
英格兰南方人就是这样讨厌北方。
但据说北方人也很讨厌南方。除了文化和习俗的不同,最大的原因就是英格兰的大部分钱都攥在南方人手上。
例如Cambridge Econometrics在2006年6月曾发表一份调查,宣称:“经济增长率高于英国平均水平的只有南方,特别是东南。而英格兰东北部则是增长率最低的地方。”
而其他机构也做了类似调查。结果显示,北方人在健康状况上明显低于南方,所以政府需要在北方的医疗保障上投入更多的钱。

▲南方人心脏病发病率低于北方
那个在北方和南方都呆过的叔叔也提到了这个现象。他在曼大念书时,免费拿药很方便;但是搬到南方后,医生似乎不太高兴开处方了,因为南方人普遍比较富,医生希望你自己去买药。
南方人的有钱,还体现在南方的生活成本比北方高。
我同学本科是利物浦的。他本科期间租房,一周才50磅。但搬到布里斯托后,租金马上变成了一周200磅,顿时翻了4倍。除了租金,还有什么能看出南北方居民的收入差异呢?我们可以从2015年英国大选地图中一窥究竟。

《电讯报》在2015年5月做了一副英国大选地图。蓝色代表保守党,红色代表工党。除了伦敦有一些红外(大伦敦有近1000万人口,多数为工人阶级),英国的南部几乎全部飘蓝。因为保守党主要代表了中上层阶级的利益,而工党则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所以可以看出,北方多以工人阶级为主,南方多以中产阶级为主。所以南部人普遍比北方人有钱。
这同时解释了为什么英格兰南北方人互相仇视。南方人:“我交的税都去养你们这帮北方佬了!”北方人:“打倒吸人血的资本家!”
以布里斯托为例,因为便利港口、烟草和黑奴交易,它曾经是仅次于伦敦的大城市。后来因为废奴运动和港口的衰落,慢慢给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占得先机,利物浦成为英国最大的港口和工业城市。
但是此刻的布里斯托已经掘得第一桶金,当地诸多豪门更是积极扶植了教育、技术和文化产业,因此布里斯托得以华丽转型,成为西南文娱和科技之都。空中客车,奔驰和BBC都在这里设有研发和制作机构。而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北方城市,还是以人口密集型的工业为主。布里斯托代表了南方城市的经济转型。

▲Airbus在布里斯托的基地
其次就是气候因素。因为纬度和位置,南方普遍暖和,阳光普照,特别是靠近海的西南处。而北方则非常湿冷,风还很大。英国曾经做了一份调查,英格兰西南成为最受欢迎的养老地。一位伦敦大学学院的教授就说:“我很多同事都在西南买了房子。”因为南部非常宜居,自然推高了房价。而房价一高,准入门槛自然水涨船高。于是英格兰南方就慢慢地成为了传统的中产阶级聚居地。
从“南北差异”到“地域歧视”,不同地区之间的偏见与矛盾似乎一直是中国人之间屡见不鲜的话题。有人说中国人是最爱“地域黑”的民族,然而事实并不一定如此。地域偏见问题并不仅仅在中国出现。在很多地域跨度比中国小得多的国家,“地域黑”同样存在。其中,“傲娇到骨子里”的英国人就是典型代表。
英国人的地域歧视有很多种,大到英格兰与爱尔兰、苏格兰之间的民族矛盾,小到邻近城市间的互不相让,甚至是同城之内的不同城区之间,有时也会因为宗教、阶级等原因矛盾重重。
在英格兰内部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南北差异。这里的南北差异,可不仅仅是吃甜吃咸之类的问题而已,而是由各种历史、政治、文化等原因积累而成的,根深蒂固的地域隔阂。
自古以来,英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一直集中在伦敦。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方面依附伦敦的核心作用,一方面凭借气候等优越条件,一直是富庶而高贵的面貌。大部分的贵族封地也集中在南方,古代北方重镇约克是少有的例外之一。早期的中产阶级也出现在南方。在南方人眼里,北方人贫穷,粗鲁,愚蠢。而在北方人看来,南方人傲慢,软弱,而且自以为是。

▲利物浦夜景
18世纪起开始的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和世界的历史,也挑战了英国南富北贫的状态。以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等为首的北方城市成为工业革命的核心,英格兰北方的科学和经济取得迅猛发展。大量从苏格兰、爱尔兰、甚至欧洲大陆前往工业城市寻求生计的农民工移民也让北方城市迅速扩张,规模直逼首都伦敦。北方人富了起来,并且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此时的南方人仍然傲慢地认为北方人即使有了钱也不过是一群暴发户。但在北方人眼里,南方人的这种姿态只是可笑的迂腐和固步自封。
二战后的西方经济开始转型,在后现代化和逆城市化的大潮中,北方工业城市遭遇大萧条。尽管以西北地区为主的北方在近20年出现复兴的趋势,但英格兰南富北贫的差异已经再次显著起来。
从工业时代开始,经济发展不断促进政治变化,并进一步加剧了英格兰的南北对立。北方向左,南方向右。以曼彻斯特为首的北方城市在工业时代首先出现大量工人阶级,并与资产阶级产生矛盾。这促进了工会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生。直至今日,曼彻斯特仍然是英国工党的大本营。工党的大部分支持者都来自北方,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目前保守党政府的不少政策颇有微辞。
由于在曼彻斯特度过了难忘的五年时光,这座“北方之都”对我而言有着第二故乡的意义。有人说,曼彻斯特是唯一敢于对伦敦说“不”的英格兰城市。作为工业革命的核心,曼彻斯特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城市,也是英国北方当仁不让的代表。相比于伦敦和南英格兰,曼彻斯特代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因此有了一股雄踞北方,傲视伦敦和南方的豪气。

▲曼城景色
在北方人眼里,南方人软弱,虚伪,高傲,阶级意识强,喜欢装模作样。这一切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在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期间,社交媒体上曾有英格兰北方人用这样的戏谑来挽留苏格兰人:“苏格兰兄弟们别走啊!你们忍心把我们丢在这儿面对那些装腔作势的南方佬吗!”

在英国,不少家喻户晓的电视肥皂剧中也充满着“地域黑”的元素。从1960年连续播出至今的经典剧集《加冕街(Coronation Street)》反映了普通曼彻斯特居民的生活。在很多人眼里,其中很多角色就是典型北方人的代表。而描写伦敦人生活的《东区人(Eastenders)》则刚好与之对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英国南北之间的成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比之下,19世纪女作家伊丽莎白·加斯凯尔的小说《北方与南方(North and South)》才是真正的隽永之作。来自南方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玛格丽特因家庭变故随父母来到北方。从温暖舒适的南方田园乡村来到寒冷嘈杂的北方工业城市,她一度对生活充满怨恨和不安。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玛格丽特逐渐了解并走进了这座北方城市和这里人们的生活。她与北方资本家桑顿先生也由初相遇时彼此的偏见和矛盾开始,最终在经历风雨后坠入爱河。加斯凯尔夫人用细腻的笔触从个体的侧面反射南方与北方的尖锐差异,又终以一个温暖的结局为故事划上了句号。
就让我们用小说《北方与南方》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
“我知道你如何鄙视我。那是因为,你并不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