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间谍盖伊·伯吉斯遗留的公文包,到暗藏显微点阅读器的爽身粉罐,英国国家档案馆与军情五处首次合作的展览本月在伦敦揭幕,展出的20件绝密档案揭示了这所百年情报机构不为人知的传奇。
1914年成立之初,仅17人的”秘密勤务局”,到一战末期已扩编至850人。1918年女性事务主管伊迪丝·洛马克斯曾规定只招募30岁以下女性,因档案管理工作“对脑力要求极高”。二战期间,被誉为“007-M原型”的麦克斯韦·奈特却认为:“情绪稳定的女性往往在调查中更具优势”。这一论断早有端倪——一战时,取代笨手笨脚童子军执行任务的,正是更为可靠的少女向导队。
展览亮点包括:
1910年军情五处首台监视相机(售价3.1英镑);
1951年叛逃莫斯科的剑桥间谍伯吉斯遗留烫金公文包;
1960年克格勃线人改造的爽身粉罐(内藏显微点阅读器);
1915年查获的“柠檬密信”(果汁隐形墨水书写,熨斗加热显形);
1944年德国间谍靴眼藏匿的奎宁隐形药膏。
军情五处局长肯·麦卡勒姆爵士在开幕式坦言:“现实工作远比《锅匠裁缝》的主角乔治·斯迈利的传说更复杂”。
国家档案馆展览主管史蒂夫·伯吉斯透露,匿名军情五处策展人为展品添加了大量未公开注释,但“最晚近的展品——1991年IRA轰击唐宁街10号的迫击炮弹——并非来自他们的档案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