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的20年里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内核是一个固态球体。研究人员改进了分辨率技术后发现,这些数据表明地球内核并非完全固态,其近表面形状改变的位置也发生了移动。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结构性变化源于内外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形状的变化可能发生在固体内核的边缘,这里与极热的液态金属外核接触。
内核独立于液态外核及地球其余部分旋转。若没有这种运动,地球将会死亡,并且变得更像是荒凉的火星——火星在数十亿年前失去了其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