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设计 / 伦敦工艺周“和韵华夏”展开幕 手工艺促中英交流

伦敦工艺周“和韵华夏”展开幕 手工艺促中英交流


5月13日,2024年伦敦工艺周“和韵华夏”主题展开幕式在伦敦皇家造币厂旧址举行。正值伦敦工艺周创办十周年,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特别发来贺信,由出席活动的手工艺周主席盖伊·索尔特(Guy Salter)在当日“和韵华夏”主题展上首次宣读发布。

IMG_2373.JPG

嘉宾们为开幕式剪彩

伦敦工艺周是每年初夏启动的全球最重要的手工艺文化活动,旨在为全球的手工艺者搭建平台,让国际与本地、历史与当代、商业与文化交流碰撞。今年恰逢伦敦工艺周举办十周年,中国艺术与设计杂志社举办 “和韵华夏”主题展览,将当下中国手工艺的卓越成就和创新发展带来英国,促进文化交流,美美与共。 

展览得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和中国各艺术设计高校等的大力支持。中国驻英国使馆公使赵飞、公使衔参赞李立言、公使衔参赞夏雨滋、伦敦工艺周创始人兼主席盖伊·索尔特、伦敦设计双年展总监维多利亚·布洛克斯(Victoria Broackes)、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钱竹等中英各界嘉宾及代表出席。 

IMG_2370.JPG

伦敦工艺周主席盖伊·索尔特致辞

开幕式上,索尔特主席宣读了刚刚收到的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发给伦敦工艺周的贺信,贺信写道:“请接受我对伦敦工艺周十周年最诚挚的祝贺。今年工艺周精心的活动安排,让我回忆起十年前,2015年我和我的妻子参加首届工艺周开幕时的情形。今年的活动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继续通过精美的艺术品和可持续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伦敦,这个充满了能量、多元化和惊喜的城市,聚集着全球最优秀和最有潜力的创意人才,不断崭露头角。” 

索尔特表示,十年前创办工艺周时就是因为相信创造的力量,创造力将人紧紧凝聚。他回忆,伦敦工艺周走过的十年,已经从首年的70多场活动,发展成今天的500多场,参加艺术家超过700余人,观众超过25万人的重要的全球性艺术节。 

IMG_2371.JPG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赵飞公使致辞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赵飞公使说,今年是伦敦工艺周创办的第10年,也是中国参与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届。他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硕果与发展。他表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手工艺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还在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中国完成全面脱贫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中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 

赵飞说,英国向来尊重手工艺及其从业者,早在19世纪晚期就成立了家庭手艺和工业协会来保护传统手工艺。查尔斯国王本人就是手工艺保护的重要推动者,他的王子基金会曾与中方合作完成北京史家胡同24号院的修复工作,他创办的王子传统艺术学校还在苏州设立了中国中心。索尔特先生创办的伦敦工艺周,是中国手工艺机构和艺术家十分信赖的合作伙伴,中方从首届开始起便连续参加,疫情期间都没有中断,这是中英民众渴望增进了解的证明,也是中英合作大有可为的象征。

IMG_2369.JPG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钱竹致欢迎辞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钱竹介绍到,本次展览带来的54位艺术家和他们创作的7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了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讲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故事;讲述了手工艺赋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故事还讲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故事。希望在凝聚着世界人民智慧的手工艺中,体会艺无国界的力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创造属于全人类的价值。

IMG_2374 2.JPG

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

开幕式上,来自当地舞蹈机构“英中表演艺术”的舞者还身着国家级非遗“香云纱”品牌德玺见萩设计的作品,表演了惊艳龙年春晚的舞剧《咏春》片段。据了解,由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的舞剧《咏春》将于今年8月30日至9月7日登陆伦敦萨德勒之井剧院,连续演出12场。

IMG_2394.JPG

舞者在现场表演舞剧《咏春》片段

开幕式结束后,索尔特主席接受多家媒体采访。他表示,过去10年,每届手工艺周都能看到来自中国的精彩绝伦的作品。但今天的展览尤其特别,因为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比如有两件并排摆放的作品,分别出自师傅和徒弟之手,它展示了中国手工艺的传承与活力。中国参与手工艺周总能给我带来惊喜,你无法预测还能看到什么。今天展览的另一大特色是多元化,展品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技艺、不同手工艺人。这也符合手工艺周的宗旨,跨越语言的障碍,把全世界的创意人士团结起来。 

服饰陶艺漆器竹编 四大板块匠心独运

“和韵华夏”主题展分为服饰、陶艺、漆器和竹编四大板块,展现着中华手工艺匠心独具的技艺和传承厚重的文化底蕴。此外,在5月14日、15日和18日,还将分别举办陶瓷、丝绸和中国手工艺减贫三大讲座及工坊,在讲解相关知识之余为前来参加的嘉宾提供近距离接触和“上手”的机会。 

中国民族服饰在设计、编织、印染、刺绣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服饰之花”中,展览重点展示了汉族、苗族和彝族服饰。苗族设计师阿新、彝族设计师雷雯雯和服装品牌德玺见萩也将带来各具特色的作品,一展中华民族服饰文化脉动的生机。

IMG_2377.JPG

苗族设计师阿新和他的母亲展示其作品《苗绣伦敦》

苗族设计师阿新说,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会把苗族的历史故事、迁徙过程绣在衣服上,苗族服饰也被成为“身上的史书”。阿新妈妈身上的衣服从她18岁时就开始绣,到现在能看出来绣迹有新有旧,很多碎片是不同时间段绣上去的,像这样的衣服,苗族的女孩每逢重大节日都会穿上。他介绍到,每个少数民族的支系不同,花纹和纹路也不一样。

IMG_2378.JPG

展出作品《圆满》(吉州窑瓷玳瑁茶具系列)

“陶瓷之花”则重点展陈了当代龙泉青瓷和吉州窑瓷,两种不同风格的传统陶瓷和外销瓷。民窑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题材不拘一格,很多创作为有感而发的,充满灵气;官窑则代表着当时陶瓷制作的主流审美和最高级的制作工艺。

IMG_2393.jpg

索尔特主席参观醴陵釉下五彩瓷展品

“漆器之花”的参展作品中,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霍奕瑾创作的作品“相由心生”分别选择了中国的青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生前最爱的胸针(复刻)、柏林墙的残片等与中国的大漆工艺相合,以高级定制的方式,将漆器重归器用之道。 

在中国,竹子象征着骨气和君子,它表现着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中国竹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中国竹编讲究以器载道,道在器中,讲究返璞归真,竹编的谦 逊与无我构成器物的初始,表达了自然的大美。“竹编之花”板块展出了由竹编雕塑艺术家何越峰带来的作品:《石为云根》,整个作品以六边形编织方式造型,取石 头之趣,繁复的编织中又空灵通透,似云似石,妙趣横生,许多参展观众驻足感受了中国现代竹编中力感流动的魅力。

IMG_2392.jpg

嘉宾参观《石为云根》竹编展品

金斯敦大学时尚系系主任(Head of Department of Fashion)安东尼·贝德纳尔(Anthony Bednall)对主题展赞不绝口,他说,挽救即将失传的刺绣技艺非常重要,他在这次展览中看到了来自苗族、彝族、藏族、土家族等各具特色的多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并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这场主题展能很好地向西方观众和艺术爱好者展现东方美学和中国工艺,搭建东西方手工艺爱好者互相交流的桥梁。他很喜欢由陈骁制作的这组《漫界线》大漆高足盘,从中看到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一种极简美学。 

西班牙画家卡洛斯(Calos)在现场绘制着自己的艺术作品,作为画家,他对中国文化和艺术深深着迷。“很荣幸这次能被邀请来参加活动,苗族服饰,藏族服饰和彝族服饰真的美得让人感动,能在他们复杂的设计和色彩交融中看到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的生命力,这也给我的作品提供很多灵感。卡洛斯也很喜欢柔美润泽的湘瓷,“我一直觉得中国绘画在各种花、云、树、山上有独特的魅力和理解,艺术是没有边境的,感谢中国大使馆能打造这样的活动,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艺术和传统的美”,卡洛斯说。

手工艺减贫引关注

展览当日,手工艺减贫板块引人关注。展览介绍在贵州的部分企业,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模式,以农民为创作主体,让刺绣、蜡染等传统手工艺成为生活时尚,部分产品还登上时装舞台,带动了当地就业。中国平安集团和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等单位实施的“妈妈的针线活”是一个绿色减贫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对回收旧衣物融入彝族传统非遗设计元素进行二次艺术加工设计,并组织当地妇女手工制作成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对外销售,还不定期组织手工艺技能培训及寻找专业团队帮助项目进行手工艺品开发设计。

IMG_2391.jpg

嘉宾与参展艺术家合影

展览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设计成果引发参展观众关注。章莉莉老师担任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负责人,为切实了解传承人的迫切需求,解决非遗减贫中遇到的难题,多次回访海拔4200米的青海果洛,推进相关手工艺减贫工作。《上海小囡·格桑缘》系列将牦牛绒编织非遗技艺和上海的海派钩针非遗技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种创新的尝试。在版型设计上,这套系列服饰整体采用廓形设计,其灵感源自藏袍,如宽松的大廓形,夸张的大宽袖等;在色彩搭配上,采用留白和大地色系的主调,采用藏花红、土格黄、耗牛白、松石绿、经典黑等色彩,象征着对果洛这一方淳朴厚土的敬畏;而在里布的选择上,则辅以高饱和度的缎面设计,让整个系列在和谐之中不失俏皮跳跃,也蕴含着深切的憧憬和明亮的喜悦。

IMG_2376.JPG

英国观众驻足欣赏中国手工艺展品

来自四川若尔盖伊草原的牧民扎琼巴让,被当地人视为“治沙英雄”,他耗费7年时间,组织当地牧民植树种草,用本地研发的“土方法”将1万亩黄沙变回了绿洲。若尔盖沙化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巴让的家乡麦溪乡。据四川省沙化荒漠化监测中心2009年的监测统计资料表明,若尔盖湿地已有超过200个高原湖泊干枯,4.67万公顷的草原变成沙漠。藏族有这么一句谚语: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而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的身影。巴让治沙的好伙伴就是牦牛。牦牛不仅可以把草种更深地踩到土里,还会提供最好的肥料——牛粪。这此展览,展出了巴让制作的拖鞋——材料来自牦牛的原色绒毛,进行不同色度分选后,全程无染色制作。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钱竹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手工艺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观念。本次‘和韵华夏’主题展,借助伦敦工艺周这一平台以中国手工业产品的发展、变化、传播来探讨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以及在交流互鉴中带来的改变,来讲述中国故事。在历史上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今天,通过‘一带一路’与域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交流,既贡献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促成世界文明的发展、丰富,也因为开放、包容,中华文明得以发展、壮大。”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