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华闻君采访了几位华人精英,和他们聊了聊对现在生活状态的看法,也听他们描绘了各自心中的理想生活方式。
通过采访,华闻君发现,新一代华人精英已经过了炫耀物质的阶段,开始更多追求内在的提升和精神上的幸福满足感,渴望寻找心中的“现代桃花源”(详细点这里:中国精英人群年轻化,追求变了!)。
未来,华闻君还将采访更多来自各领域的海内外华人精英代表,在讲述他们不同的人生故事和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展现当代精英群体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敬请大家关注。
本期的采访对象是在英国一家投行担任执行董事的岳琳。在海外金融圈打拼十几年,对于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面临的不同于男性的挑战,她深有体会,但她已找到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下面来看看她的故事。
英国金融业圈是华人精英较为集中的领域,然而,大部分华人从事的工作都与技术相关,只有少数人涉及与人沟通的客户交流工作。在大型投行里负责与英国客户交流的华人女性高管更是屈指可数,岳琳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投行这十年来,她一直纠结于文化差异给她带来的“职场天花板”,也试着探索和思考如何在被“误读”的情况下,与自己和解。
在这个过程中,岳琳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有了更深的理解,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帮助更多华人适应西方职场“潜规则”,并希望在中英之间搭建起一座座隐形的文化桥梁。
与此同时,她也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理想生活。
育儿与领导力是相通的
岳琳有着多重身份,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她也热心于公益事业,不仅是英国最大的儿童慈善机构的执行委员,还担任女性领导力组织Rising Network London主席和英国华人女性联盟(UK Chinese Women Connect)委员等职。
▲岳琳获得了2016年英国华人领袖奖
岳琳在工作上的优秀表现以及为少数族群及女性群体发声的努力,让她获得了不少奖项,比如2016年的“英国华人领袖奖”以及2017年获评“伦敦金融城最具影响力女性领导者”之一(她是该年度唯一获评该称号的华人)等等。
就在几天前,她第三次上榜了“雅虎金融 100名全球女性领袖”。
此外,岳琳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采访岳琳时,她正在休产假。她的女儿刚刚6个月,儿子也只有3岁半。
▲岳琳的两个孩子
提起孩子,她感叹道:“第二次做妈妈,对照顾新生宝宝还算是驾轻就熟,但对三岁宝宝的世界仍需不断去学习、了解和适应。”
“两个孩子在脾气、秉性以及发展历程等方面完全不一样,真是非常神奇的经历。”她笑着说,“在经历了Terrible 2(糟糕的两岁)之后,原来还有Terrible 3(糟糕的三岁)。”
▲与孩子在一起时的岳琳
产假期间,岳琳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却意外地发现,与孩子沟通和领导力沟通有相通的地方。“育儿书里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其实这与职场类似,就是员工要有一种归属感。如果你一直担心别人怎么看你,怎么可能安心工作?”
岳琳笑说:“自从有了小孩后,我觉得我的领导力——无论是在与人沟通上,还是在建立影响力和寻找解决方法上——都提高了一大截。”
从牛津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岳琳进入了一家投行工作 。
和很多大型投行一样,岳琳任职的这家投行在建立之初,理想员工的模型是基于白人男性建立的。从小接受中华文化熏陶又身为少数族裔的岳琳坦言,这十年的职场经历,就是她经历身份危机的十年。
▲岳琳小时候,父亲陪着她练钢琴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枪打出头鸟’,但在英国文化里,却恰恰相反,他们不仅认为枪不会打出头鸟,反而鼓励你当出头鸟。”
岳琳回国时常常会听到别人这么向自己提建议:“以你的能力,在国内早就做到更高级别的位置了。”他们似乎认为她没有雄心壮志。但在英国,同事却给出了恰恰相反的评价,希望她“冷静下来”,不要“太有雄心壮志”。
一些初入职场的学生,常常会向岳琳讨教面试技巧,这些学生告诉她,大公司在面试时,无论问什么问题,都经常会让面试者举个例子。
岳琳说,当年自己找工作时,被问的就是这类问题,现在招聘还是在问这类问题。“但中国人往往觉得,举例子需要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这非常具有挑战性。”
“我发现,很多中国人习惯于以结果为导向,而英国人则更倾向于以过程为导向。”这让岳琳感受到,中国和英国在文化上的鸿沟,比一些英联邦里的发展中国家与英国在文化上的差异,要大得多。
▲童年时的岳琳
但她回过头来想,认为中英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也可以理解。“你想想,中国在过去30年的发展有多快?和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中国人体验到的是(以人均GDP为衡量基础)翻了20多倍这个规模的变化。但英美这些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可能只变了2、3倍。你让人均GDP只变化了几倍的人,去理解我们这些经历了GDP变化了几十倍的人,确实很难让别人产生共鸣。”
在岳琳看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了跨国公司,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但她还是觉得“华人在英国职场上的变化太少,尤其是在与人打交道的这些工作上,还是太少华人在做。”
“十年前,我加入投行时,是第一个做和英国客户对接的中国人。十年后,做这个工作的也还是只有我一个中国人。”
正因为如此,在华人较少领域里工作的中国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代表中国”的那个人,“虽然这并非他们的本意,但这也很容易造成西方人对我们的误读。
”
与其“强融”,不如改造革新
有时岳琳也在想:“我们面对的困难不是自身造成的,是我们成长的环境以及接受的文化造成的。其实,我们不需要太为难自己,背上不必要的包袱。”一方面,她给自己心理暗示,为自己减压;另一方面,她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岳琳逐渐意识到,与其“强制自己融入”这个环境,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变这个环境,进而改变这个体系。
“我们是第一代大陆华人移民的代表,就是要开拓的人,这也成为了我们的使命。”她说。
既然英国人不了解中国,那就为他们讲解中国,让他们从中国人的口中,认识真正的中国,而不是从别的渠道“误读”中国。
“如果不想被代表、被‘误读’,就要找到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她认为。
岳琳开始在各种场合以中国为主题举办讲座、接受采访,受众也多以英国人为主,有她的客户,她的同事,也有金融城公司的CEO和上议院的政治家,还有英国大学的学生,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和少数族裔。“他们其实本身对中国没有什么兴趣,但经过我的讲解,他们中不少人改变了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
据岳琳统计,在过去几年里,至少有几万人听到过她的演讲。她还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要让100万西方人听到中国人的声音。“起码让他们了解的中国和真实的中国更接近。即使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但我希望更多人可以参与,帮助我实现这个目标!”
▲在首相府新春招待会上,岳琳曾与前首相卡梅伦握手
跨国养老——无解的命题
和很多人一样,岳琳也是独生子女。对于在海外生活的独生子女来说,为父母养老是个无解的命题。
“像我父母这一代,他们很难适应英国的生活。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我们两边跑。”她说,“这又回到了为何我们要选择在英国生活的问题。”
▲长大后,岳琳陪母亲四处旅行
“从国内出来的人,都能感觉到,国人对‘成功’的定义,基本与一个人的身份和金钱相关。但我到了英国却发现,这种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即便在投行这样一个相对来讲比较‘上进’的行业,也可能还不如国内很多普通行业那么拼。”她说,“我身边不少英国人是随便躺平的,他们不一定要成功。”
英国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对较大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这种距离感也让岳琳比较舒适,“别人不会随意评价你的生活,也很少有人被‘道德绑架’。”
但毕竟父母的年龄一直在增加,她也越来越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
到底是留在英国,还是回到中国?近年来,岳琳的思想一度处于拉锯战中。但由于疫情的暴发,也在客观上给她做了减法,“不用做太多选择”。
岳琳认为,不止海外华人面临着两难选择,国内的同龄人,也同样面临相似的选择,比如是到一二线城市发展,还是回到家乡、守着父母的问题。
理想的生活状态不是静止的
在没生孩子前,岳琳一直把个人价值与工作捆绑在一起。但有了孩子之后,她的思维发生了很大转变。
她不太喜欢“工作与生活相平衡”(Work life balance)这个理念,“‘平衡’”这个词已经暗示了这是一场零和游戏,似乎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兼顾工作和家庭的。”
但岳琳并不这样看,她认为,工作不应该是以家庭牺牲为前提,她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目标感和归属感,把工作与生活融合在自己的各种角色中,“更注重全方位生活感受,而不是局限于工作本身”。
▲岳琳曾到地球另一端的秘鲁旅行,倾听当地人的声音
对于孩子的教育,岳琳有着清醒的认识。“未来孩子将有90%的可能性是在纯英文的环境中成长,这意味着他们更多地要适应西方社会的发展。”
但岳琳又担心孩子接触的信息都是来自西方的语境,很可能也会接受来自西方的“错误信息”。“尤其是混血的孩子,很容易会忘掉自己有一半中国血统,这对他们来说是缺失的。”她的责任就是“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补上这一课。
采访的最后,当华闻君问岳琳,她现在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时。岳琳先是笑着说:“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理想,好像没有什么要改变的,也许是因为我在休产假的原因。”
她想了一下又说,理想生活状态的定义,究竟是以外界的标准还是自己的标准来定义?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我现在理想生活状态的标准,以自己的标准更多一些,外界的标准更少一些,所以我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
岳琳接着说,她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去,我一直在展望未来。但现在,我觉得与其等待孩子上大学或是自己财富自由了,不如更多地感受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
(本文为受访者个人观点)
文 林卉卉
Reference:“便士姐妹”微信号及品真
图片由采访者提供
华闻派《华闻周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华闻派(ID:ukwutuobang)。读华闻,看世界可以更直接。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