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华闻派”(ukwutuobang)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昨晚,英格兰“三狮军团”又一次证明了自己,在半决赛中2-1战胜了丹麦队。
本场胜利对英格兰来说意义非凡。这是自1966年世界杯夺冠后,英格兰队时隔55年首次登上国际比赛的决赛舞台。
周四一早,各大英媒的头版都被这一消息占据了,一向沉闷严谨的英国报纸都梦幻了起来。
《每日邮报》抢了《太阳报》最爱用的谐音梗,用队长凯恩的姓“Kane”代替了“can”,直呼“你能相信吗(Kane you believe it!)”
《地铁报》则在文字里用上了小巧思,将“终于做到了(Finally there!)”中的“Final”(决赛)改成了红色。
《泰晤士报》的标题简单直白,“英格兰创造历史(England make history)”。
《每日电讯报》的头版标题则表白这几个“创下历史的男孩们(The history boys)”。
《太阳报》称赢下这场比赛“或许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觉了”。
《i》更是将这场胜利称为“童话故事式的足球(Fairytale football)”。
《卫报》将英格兰球迷现在的幸福感受形容成“一场梦”(England’s dreaming)。
《每日星报》则自问“这是做过的最美的一场梦吗?(Is this the greatest dream ever?)”
01
昨晚对支持英格兰的球迷们来说,也是一个不眠夜。
球场内,球迷高举代表着英格兰的圣乔治十字旗,上面写着那句著名的助威口号“让足球回家(It’s coming home.)”
观众席上看球的首相约翰逊喜悦之下与妻子上演“摸头杀”。
无论是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还是酒吧里、广场上,即便球迷们喊破了喉咙,跺麻了脚,都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喜悦。
狂热的球迷爬上了红色双层巴士。
点燃了红色的烟花棒,在空中尽情挥舞。
人们相互拥抱着,兴奋地尖叫着,分享这一刻的喜悦。
身在现场的《卫报》记者乔纳森·刘(Jonathan Liew)这样写道:“温布利球场好像被点燃了一样,每个人都兴奋到了极点,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沉浸在欢欣鼓舞的气氛中。”
他继续写道:“对这个国家长期以来受苦的球迷来说,接下来迎接我们的还有一次煎熬。但此时此刻,在漆黑的星空和闪耀的灯光下,英格兰让我们感到快乐。”
《每日电讯报》体育记者吉姆·怀特(Jim White)认为,今天的胜利可以归功于主教练加雷斯·索斯盖特(Gareth Southgate)。
怀特在专栏中这样写道:“索斯盖特是一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教练,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而且清楚地知道要如何激励鼓舞他人。”
“他的领导方式不是靠吼,而是让所有的队员都凝聚在一起。”怀特说道。
随着英格兰队在欧洲杯比赛中屡战屡胜,身为主教练的索斯盖特也俘获了万千英国中年女性的心,被称为“ultimate middle aged crush”。
人们对他的喜爱,并不是因为国家队教练的光环,也不是贝克汉姆那般“super idol的笑容”,而是他遇事沉稳、对人友善以及永远对你充满信心的眼神。
在Twitter上,网友们发起了“表白”索斯盖特的风潮。
最早从喜剧演员玛德琳·布雷汉姆(Madeleine Brettingham)开始,她用调侃的语气道出了索斯盖特给人带来的安心感。
她说:“索斯盖特是中年女人最容易心动的人。我好想让他陪我去做结肠镜检查,然后坐在外面,在庄重的沉默气氛中吃苏格兰蛋。”
《太阳报》专栏作者萨曼莎·布里克(Samantha Brick)说道:“索斯盖特从不大喊大叫,他让你感到舒适,总是考虑他人的感受。男生们,请多学学吧。”
不仅是妻子们想要一个如索斯盖特般的丈夫,中年男人们也将他视为新晋偶像。
这位网友说道:“对我来说,他是那种站在我身后,指出我电脑屏幕上的错误,并用肯定的表情紧紧握住我的手的人。”
另一位网友说:“他的拥抱一定很温暖,在比赛中,我看到英格兰球员们排着队等着要和他拥抱。”
前英格兰主队教练团成员加里·内维尔(Gary Neville)称赞索斯盖特具备了领导者的一切潜质,“尊敬他人、谦逊、坦诚直言、真诚……他太棒了。”
索斯盖特不仅在性格上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更是在球队运营策略上有着聪明的头脑。
作者马修·施雅德(Matthew Syed)在BBC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分析称,索斯盖特的成功来自于吸纳了足球“外行们”的建议。
在他组建的技术咨询委员会中,有自行车教练、橄榄球教练、皇家军事学院的指挥官、奥林匹克划船手以及科技公司创业者等来自不同领域的精英。
起初,他的咨询团队是不被足球行业人士所看好的,认为这群“门外汉”并不懂足球。
但事实证明了索斯盖特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道:“我喜欢倾听那些了解我未知领域的人,这才是你如何学习的方式。”
同时,索斯盖特的主教练团队中还有几位专攻不同方向的足球教练,他们各自对足球都有很深刻的理解,然而从经验上看又并没有重叠。
施雅德称,“外行们”丰富了知识的广度,而“内行们”挖掘了知识的深度,这样才更好地创造了集体智慧。
55年间,英格兰队共四次倒在了半决赛的赛场上,与决赛失之交臂。
对于从1966年走过来的老球迷来说,这届欧洲杯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热血沸腾。
《每日镜报》这样写道:“此次出征的英格兰队给球迷们55年来的伤痛画下了句点,哈里·凯恩以及他的英雄队员们击败了丹麦人,接下来,他们要向着1966年前辈们曾经创下的不朽辉煌前进。”
7月10日,英格兰将在决赛与意大利队争夺最后的冠军归属。
英格兰球迷们终于可以再度高喊It’s coming home,坐在温布利球场的观众席上,见证英格兰角逐欧洲杯冠军的全过程了。
不过,意大利球迷似乎也十分喜爱英格兰的这句口号,并加以改装,变成了It’s coming Rome.
与1966年世界杯相同的是,这次同样是英格兰的主场,同样是在温布利球场举行,那么这次英格兰“三狮军团”能否最终捧起欧洲杯的冠军奖杯呢?
是Home还是Rome,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图片为网络图片
如果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也有自己的看法、思考和分析,欢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了解全球抗疫的最新前沿动态,请点击链接,进入“新冠疫情下的中国与世界”专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