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华闻派”(ukwutuobang)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随着全世界感染人数和死亡病例的增加,疫情局势日趋紧张。此时,武汉“封城”已满1个月,各种真假消息依然不断出现在互联网上。长期处于这种重压下,人们的心理健康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疫情下,“封城中”的武汉人和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心理困惑。1名武汉人,1个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分别向华闻君诉说了这段时期他们心理上的变化。
01 武汉人小璇:靠微信团购买菜,来分担焦虑
小璇,武汉人,现居武汉,自媒体创业中
小璇亲历了“封城”前后的武汉,也目睹了自己的家乡一点一点被病毒所弥漫的恐惧所占据。“一开始是听到小道消息说,有人因为新冠死了。那会儿还感觉很遥远。后来听到朋友的舅舅走了,我才开始很害怕。感觉新冠病毒离我越来越近。”
封城之初,是小璇最感焦虑的时刻。平常一点小感小冒都丝毫不在意,可这次一咳嗽就会怀疑:“不是被感染了吧!”她补充说道:“听到家人咳嗽,也会忧心忡忡,加上新冠病毒感染初期,武汉医院的资源很紧张,我们全家那时候都很紧张。”
小璇居家隔离14天之后,发现身体无恙,心态便趋近平静:“所幸自己与家人都没有染上。”
▲隔离期间,在家吃火锅的小确幸(由受访者提供)
工作停摆之后,小璇现在的日常就是研究各类“团购买菜”。
“我的微信有十几个群组都是在讨论如何团购。有专门买苹果的微信群、买蛋糕的微信群等等。我每天也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要买哪些食材,以及如何运用有限的食材做好一日三餐。我也会全副武装到小区门口,领团购送来的货。”她说。
小璇感慨地说,这样忙碌的生活,也可以帮助她分散内心的焦虑:“人只要一忙就不会被负面情绪覆盖,但人只要一无聊,就很容易陷在情绪里头,比如我妈妈。”
▲买食材抢到肉,忍不住自拍一张(由受访者提供)
“我妈妈之前当过护士,现在虽然没在医院工作了,还是会与第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联系。所以她每天都会被各种微信群里的消息轰炸。“小璇妈妈每次收到微信群消息,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小璇与小璇父亲:那个谁又染病了,还有谁的亲戚去世了之类等等。
“妈妈也会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们采取防疫措施,像是我爸或我出门回到家后,一定要先用酒精消毒、要洗澡,完成这些清洁步骤,我妈才安心。”
▲2月25日早上10点,武汉的超市里有不少人在买菜(由受访者提供)
小璇表示:“相比妈妈的大动静,我爸倒是挺平静的。因为我爸爸是管控超市物价的公务员,每周都必须外出去各大超市检验价格,以确保价格没有受疫情影响而被哄抬。我爸可能很习惯在疫情期间出入公共场所,反而没那么担心。”
不过,对于妈妈的状态,小璇表示理解。“我跟我爸一直以来都蛮冷静地面对我妈分享的讯息,也不会想阻止她说出来,因为这可能是唯一能让她舒压的方式吧。”
对于小璇来说,她心理上最大的顾虑还是“自己创业的自媒体公司该怎么办”?她无奈表示:“虽然说,预计三月初会开工,但我也有心理准备,可能正式开工会延到三月底。等于说从一月到三月,整整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我都没办法工作,也没有收入。资金的停滞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每天都在担心,能不能应付生活上的开销,对未来的发展也很迷茫。”
02 在伦敦的宁波人Seike:担心英国人歧视华人
Seike,宁波人,现居伦敦,研究生在读
目前在伦敦读研的Seike,认为自己还算幸运。虽然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因为疫情而被歧视的英国华人事件,可她从未亲历过。
“中国新冠疫情爆发后,身边还会有外国同学喊我一起去伦敦的中国城吃饭。我问他们难道不怕吗,他们回我说,如果因此而不去中国城吃饭,那就是Racist(种族歧视)啊!于是我们一伙人就还是按原计划去中国城吃饭了。”她对华闻君说道。
疫情下的中国城,其实还是有很多外国人去,大家也没有因为疫情而不来。不过,Seike补充说道:“中国城的餐厅比起往常,的确是少了点人。”
Seike还分享了自己几位同学的故事,他们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Seike提到:“我有一个朋友叫了Uber。结果司机到达接驳点,看见他们长着华人的面孔,就立即摇下车窗来说‘抱歉,现在疫情这样,我没办法载你们。’,便扬长而去。”
“其实这类事情还是不太常发生在伦敦啦。”Seike解释道。
Seike也分享了许多朋友,陷入了是否该戴口罩的挣扎中。“我那些朋友也没有真的因为戴口罩而遭遇过别人的区别对待,只是看过太多因为戴口罩而被骂、或被打的华人负面新闻。再加上英国人普遍不戴口罩,所以我的其他同学、朋友也变得不敢戴。”
她表示,远在他乡,最担忧的还是在国内的家人。Seike说:“我能做的就是时不时跟爸妈联系,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也会请朋友帮忙带口罩和洗手液之类的防疫用品给我家人。还好,目前他们的身体状况都很好。”
03 心理咨询师:这几招,可以助你减轻疫情下的心理压力
台湾心理学专业咨询师许庭韶在接受华闻君的采访中,分享了她近期的观察:“面对铺天盖地的真假新冠疫情报道,再加上2003年SARS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即便那些没有经历过SARS或是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都会在接收大量疫情资讯后,因同理心而产生心理创伤。在心理学界,我们有个专有名词,叫做‘替代性创伤症候群’。”
替代性创伤症候群的症状有:人会有脆弱的感觉、情绪易低落、对事事怀疑,甚至有疑似焦虑症。她举例说道:“我接触过一名在澳洲的华人留学生,虽然自己没遭遇过种族歧视,但因为听到太多歧视华人的新闻,他向我咨询时,也表示他很恐惧、对人也渐渐失去信任感。”
“另外还有一类人是警觉性、防卫心特别强烈。他们倾向于否定一切,例如觉得戴口罩根本没有用,所以坚持不戴口罩,或是觉得去医院只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率,让他们宁愿待在家吃药,来缓解自己的症状。”
另外心理师许庭韶在接触的案例中发现,大多数人前来咨询不是因为疫情而导致的生死焦虑,更多是因为疫情影响了家庭、事业等方面而产生了心理压力。
“因为隔离的关系,多数人被迫要待在家里跟家人长时间相处,于是以前不需面对的家庭问题,也开始浮上台面。”心理师许庭韶如是说。
除此之外,延期开工等举措,导致中小企业面临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许多企业家或员工会开始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会开始怀疑自我的价值。
如何缓解焦虑?心理师许庭韶提供了4条简单的建议:
·用深呼吸吐气方法放松
最简单缓解焦虑的方式就是深呼吸吐气。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当人专注在“呼吸”上时,对于缓解压力很有帮助。
·优先吸收正面且正确的信息
互联网上各类信息不断,带有恶意的假新闻也会趁机传播。慎选讯息非常重要。消息来源哪个媒体,是否有经过查证等,这些简单的操作,都可以让你不会轻易被虚假信息拉着走。比如腾讯疫情实时追踪平台、腾讯较真查证平台、丁香园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以及今日华闻的疫情专页(详见文末链接),都有助于大家接收正确的疫情资讯。
·妥善安排空余时间
试着拿一张白纸,开始写下想做但还没做过的事。趁这段突如其来的”假期“,抓紧去完成。比如学做菜,学舞蹈,学美妆、在家健身,或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说不定还会在疫情结束之后,让身心灵得到大大的成长。
·试着与人联络,消除疏离感
虽说现在仍然不适宜在公共场所聚集见面,但还是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一起云打麻将、云狼人杀,也可以在线上讨论做菜食谱等,从而消除内心的孤单与疏离感。
文 郑沛珊 编辑 刘雅静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为资料图片
如果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也有自己的看法、思考和分析,欢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了解全球抗疫的最新前沿动态,请点击链接,进入“新冠疫情下的中国与世界”专题主页: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