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香港风云激变。青年“港漂”亲历了巨大的政治动荡,是否会改变自己的打算?选择留下或离开香港,又是基于哪些考虑?观察者网就此和几位曾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年轻人聊了聊。
2016年回内地工作的小Q
观察者网:小Q你好,你回到内地多年,能否谈谈当年为何选择回来?
小Q:我回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在香港做媒体工作收入太低了。
观察者网:去之前没有了解过媒体行业的收入吗?或者试试选择别的行业?
小Q:了解过,所以一开始就没怎么想留。我的兴趣是做媒体,不做媒体总不见得去卖保险吧?这样就要“污染”大家的朋友圈了。
但我去香港读的是政治类的,因为我在内地学的就是媒体,担心本科、研究生都读媒体,会导致视野狭窄,所以想换个环境、换个专业,充实自己。
观察者网:之前“占中”或者政治环境方面的问题,完全没有在你的考虑范围内?
小Q:没有,我在香港读书时,“占中”已经结束。内地学生和香港学生即使观点不同,也能在课堂上理性探讨。
不过,教授曾向我们讲过“占中”时的情况。当时,两边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上互怼,甚至根本都不坐在一起,泾渭分明。
观察者网:日常生活方面有什么障碍吗?比如语言沟通上?
小Q:哈哈哈,语言上还好啦,我普通话说得不好,在内地工作时也被大家吐槽,但我完全不介意,有的时候还和大家一起笑呢。
在香港确实有过被歧视的经历,比如在某个小餐馆点菜时,无论是说普通话、英文,一个阿姨年纪的服务员都一副听不懂的样子。听不懂是真有可能,但我最后都指给她看了,她还催我快点菜,不点就下一个了,这就有些让人生气了。
但这种情况极其少见,有很多非常友好的店可以选择,用脚投票。而且同一个店里的店员态度都可能不一样,那家店其他阿姨就很好。
说句题外话,全球微笑指数,香港一直是很差的。大概很多底层劳动者生活艰辛,心中有怨气,服务态度也就好不了。
接待内地人多的店,一般就不会有语言方面的问题,但看了不买也可能被人白眼,这在不少地方都一样吧。
总之,如果香港媒体工资高,这种事怎么可能影响我留港赚钱呢?
已经工作3年的小W
观察者网:小W你好,听说你在香港已经工作好多年了?
小W:我在香港呆了四年了,本科在内地读的新闻类专业,研究生来香港读的影视相关专业,毕业后已经工作三年,目前从事互联网金融。
观察者网:转向金融,似乎跨度很大啊?是不是因为你觉得香港还是金融这块比较强?
小W:我是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但其实不是很注重金融这一块,我的角色是relationship manager,因为客户大部分是内地的,所以需要我们这样的人。这个职位对对金融背景要求不大,再加上之前做过保险,所以也算是有一些对客经验。
香港的金融地位我觉得几十年内都是大陆任何一个城市无法取代的,毕竟是连续好多年全世界最自由的金融体系。
观察者网:推算下来,你到香港时“占中”是不是已经发生了?有考虑过政治环境方面的问题吗?
小W:我来的时候,“占中”已经结束了,但申请的时候,正好是“占中”。
家长有担心过,但我自己并不担心……其实当时也没怎么去了解,觉得总会过去的吧,也没什么流血事件。
可能当时生活在内地,没经历过这些,对这种事情大家都是没有态度,也没什么太大感觉。
但是来了这边,发现就算生活在一个地方大家的态度观念完全不同,也可以共存,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是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大家各自表达互不干扰,我觉得这才是所谓的多元和包容,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也是我感觉比较舒服的地方吧。
就算在公司,知道大家政见可能不同,但是也能理性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会说因为你跟我的观点不一样,你就是错的。我觉得现在两边最极端的声音,都是只看自己想看到的内容。
观察者网:有些“港漂”反映,在香港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歧视,也有非常暖心的事情,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小W:要说刚来那会儿的话,时间有点久了,其实不太记得,印象中没有感受到歧视什么的,讲普通话也没有被区别对待。
但有件事印象挺深,记得比较清楚。当时在一个地铁站的便利店买电话卡,那个站是居民区,平时没有游客的,便利店的两个工作人员都是上了年纪的阿姨,普通话不是很好,但还是很耐心地给我们介绍和推荐,买了之后甚至现场帮我换电话卡,来测试可不可以用。
观察者网:所以你没有什么特殊压力,读完书就自然留下来工作了是吧?
小W:对,主要还是蛮喜欢香港的,虽然是华人社会,但是制度什么跟内地还是不一样,感觉更自由一点,饮食文化跟上海也蛮像的,所以适应得不错。
观察者网:有没有拿身份什么的考虑?
小W:拿身份还要三年,这个还是会再想想吧,没有永居身份的话,其实就是买房会比永居多交15%印花税,没有投票权,其它没有太大分别。
是否放弃上海身份也需要再考察一下。长久来说,没有打算回上海,就算大家都说香港现在怎么被上海深圳赶超,科技不行啊之类的,我在乎的更多可能是人文方面的东西吧,能选择自己看什么,从不同角度看。我也觉得香港生活久了,回到内地环境会不适应。
“占中”前回来的小Z
观察者网:小Z在“占中”前就已经回来了,可以说说原因吗?
小Z:我离开的原因第一个是语言不友好。不会说粤语的,有时会受到怠慢,即使不算歧视,生活上也会有不便之处。你要和他们说英语嘛,很多香港人其实英语也不好,总之我觉得语言上挺麻烦的。
观察者网:在“占中”前就回来,你当时是观察到什么迹象了吗?
小Z:我觉得香港格局太过逼仄狭小,其实我身边不少内地人都这样看,不管他们对内地制度的看法如何,但都持这样的观点。
而且哪怕撇开那些极端分子不谈,香港有些人在涉及政治方面、两地关系的问题上情绪容易波动,我认为迟早酿成大错。从这个角度上不看好未来发展,所以肯定会回来。
观察者网:那么还有其他理由吗?
小Z:还有就是食物的量小价高吧,哈哈,我还挺能吃的……
许多香港名校都与内地有密切联系,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
港漂媒体人小L
观察者网:小L您好,您是哪年毕业的,当时选择留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L:我是2017年毕业的,在媒体工作,当然是比较客观的香港媒体。当时留在香港的原因很怪,是谈了个香港男朋友。
观察者网:但听说香港媒体薪水很低啊……
L:对啊,所以正在考虑离开这一行。薪水很低,真的就是靠情怀。
观察者网:如果不在媒体干了,大概会选择什么方向?
L:智库或者去念书,现在上海、北京都有不少智库,很多大学也有。
观察者网:所以以后不一定留港了?和现在的局势有关吗?
L:能留会留,续签成功,新工作也定下,肯定留的。我相信暴徒扰民这事过去了,香港还是个可爱的城市。
观察者网:有拿永居身份方面的考虑吗?
L:有,但也不是一定要,杭州上海发展都很好。
观察者网:永居的好处你觉得有哪些?
L:我喜欢旅行啊,香港护照都免签。
观察者网:哈哈,好直接,我觉得旅游做攻略什么好累的……你内地同学留港的多吗?
L:本专业和我一届的只留了三、四个内地人,因为其实很难留,后来又回去了一、两个。回内地的有的超后悔,有的舒服得很。
大家讨论结果是,哪个城市都一样,关键要看个人怎么发展。都会有开心事,也有不开心的琐事,也有当地人的歧视等等。
观察者网:那像住房什么,如果你长期留港,会有顾虑吗?
L:我去内地一线城市,一样没房,房价也不低。暂时打算是,在香港拿了“永居”,就回内地。香港月薪3万以下都活不了,更别提媒体1.5万的薪水。
想安逸就呆内地,有机会就过来。其实,北京、上海、杭州、大湾区,都可以发展,哪里机会多,哪里学到的多,就去哪里。
很多朋友拿了“永居”,再去海外学1-2年,然后北上回内地。
观察者网:有些内地生向我们吐槽,觉得港人格局太小……
L:有部分小,也有格局大的,甚至都去上海捞金去了;格局小的,就出来示威了。
中产偏上的港人,专业人才或商人教育出来的孩子,格局很大的,哪里有利,第一个去哪里,而且非常会整合资源。
正在找工作的小Y
观察者网:小Y你好,听说你最近刚刚大学毕业,打算留在香港吗?
Y:你好。我大学毕业后,本来准备接下来继续读书的,已经拿了硕士的offer,但综合考虑之后,还是决定先工作。现在正在找工作,至少未来三年内想留在香港。
观察者网:你打算从事什么行业?这行业在香港前景如何?与内地是否关联密切?
Y:我喜欢电影,读的也是影视相关的专业,但是我知道自己在香港不会从事影视相关行业。我目前在找的工作,主要是公关、活动策划助理、出版社编辑、新媒体运营、卖保险等方面的工作。绝大部分都是找内地人在港投资或运营的公司。
具体进入哪个行业、前景如何,我尚未知,但所找的工作确实都与内地关联密切。
观察者网:接下来选择在香港工作3年,对未来发展有哪些好处呢?
Y:主要是在香港留满7年时间,可以拿永久身份吧。
观察者网:拿了香港身份有些什么好处?可以具体说说吗?
Y:首先要声明一点,香港是中国的香港,实行的是不同的制度。我想更多地认识香港、了解香港。好处就是例如换了护照之后,有100多个国家可以免签前往。想要出去玩的话,买张机票就能飞。
我还没有结婚生育的打算,但很多人都会考虑,如果自己有宝宝出生在香港,也能够享受到香港公民的待遇。
其实除了买不起楼,生活压力大,居住空间逼仄以外,香港真的还有不少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