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华闻派”(ukwutuobang)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北洋水师极富悲剧色彩的事迹在中国代代流传。但你是否知道,这支海军在建立之初,曾两次远渡重洋前往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国购买的军舰。逗留期间,先后有五位北洋水师的水兵,因病长眠在了英国北部纽卡斯尔市一座公墓里。上百年来,这五位勇士的墓碑因为无人照看,而断裂和倒塌。
多年后,这段鲜为人知、尘封已久的历史,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而为世人所知。华闻君日前到访纽卡斯尔的这座墓园,见证了北洋水师墓碑重新“站起来”的时刻。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纽卡斯尔——一座位于英国东北部的老城
2015年一位中国留学生无意间发现纽卡斯尔市一座墓园内,几块近乎被尘土和藤蔓掩盖的墓碑上,那些娟娟字迹竟是熟悉的中文;碑文上镌刻的时间还是清朝末年。是谁在清朝年间远赴重洋,又最终葬身他乡?

▲倒塌的北洋水师水兵墓碑(拍摄于2015年)
原来早在1881年,北洋水师曾派200余人前往英国纽卡斯尔接收清政府订购的两艘军舰。由于制造工期延误,他们在纽卡斯尔滞留了三个月之久。

▲十九世纪纽卡斯尔发达的造船业吸引了清政府多次向其订购军舰
此间,山东籍水兵袁培福、安徽籍水兵顾世忠因水土不服病逝。六年后,清政府再次派北洋水师将领叶祖珪率40余人的“接舰队”来到纽卡斯尔接收“致远号”和“靖远号”战舰;其间又有三名水兵染病故去。

▲北洋水师曾远赴英国接舰
但多年来这段历史并不为人熟知,远在英国的五座墓碑也因年久无人照看而断裂、倒塌。
华人组织和英方联手筹款修墓
倒塌墓碑的照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后,英国当地的很多华人心生强烈的使命感,觉得自己应该为先辈们做点什么。2017年6月21日,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委托当地专业修缮纪念碑的Joseph Richmond&Son公司,正式启动了修复北洋水师水兵墓碑的工程。

▲墓碑修缮现场(拍摄于2017年)
施工方Joseph Richmond&Son的常务董事兼工程总管Simon Richmond,在接受华闻君采访时说:“我们承接过许多修缮墓碑、纪念碑的工程。然而在工程规模和施工难度上,这个项目都与其他项目不可同日而语。由于英国北部天气恶劣,为安全起见每年只有很短暂的窗口能够开展实地修缮的工作。”

▲Simon Richmond接受华闻君采访(视频截图)
这也是为什么修缮项目历时漫长的两年才终于竣工。Richmond还特别对华闻君强调了他对这次工程的特殊态度:“我认为不论在哪,为自己的国家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军人都值得我们铭记。能够为这几位中国军人修墓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当地议员:我们的孩子也应该知道这段历史
2019年6月14日,一个细雨绵绵的早晨,英国北方的纽卡斯尔天气依旧清冷。坐落在郊区的圣约翰公墓内聚集了数十位冒雨前来的中英两国友人。

▲北洋水师墓碑重修工程竣工到场者众多
他们当中有中国驻英国公使马辉、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泰恩-威尔郡(Tyne and Wear)女王副代表Colonel Ann Clouston,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会长戚勇强、盖茨黑德市(Gateshead)市长夫妇、当地区政府工党议员等等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界人士,齐聚在此,只为见证这五座墓碑重新屹立在世人面前的历史性时刻。

▲圣约翰公墓所在地区政府议员接受华闻君采访(视频截图)
地区政府的两位议员Teresa Cairns和Ann Schofield在参加完竣工仪式后,感慨良多。这两位议员对华闻君袒露了心声:“我们作为区政府议员非常有必要亲自前来参与仪式。这些年轻人为国捐躯,他们值得所有人的尊敬和缅怀。我们当地的学校也应该宣传这样的事迹,我们的孩子也应该知道这段历史。”

▲泰恩-威尔郡女王副代表在现场致辞
随着竣工仪式的进行,各方代表逐一在墓碑前致辞以表崇敬之情。渐渐猛烈的雨势并没能浇灭在场人对缅怀勇士的坚持。雨水冲刷着五座重新竖立在异国他乡土壤上的碑石,靠近些观察,你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一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在墓碑上留下的痕迹。

▲墓碑上还能看出曾断裂的痕迹(视频截图)
华人华侨和英方代表在仪式的结尾走上墓碑前安放鲜花,簇拥在花海中的碑石因大雨的洗礼而整洁明亮。仪式结束的时刻,天气突然放晴了。乌云镶染银线、暖阳充盈了整座圣约翰公墓。

▲修缮后的墓碑屹立在阳光下
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为墓碑修缮工程不辞辛苦、多方奔走的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会长戚勇强在采访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看到这些墓碑这样重新站立起来,就好像看到我们中国人曾经被打断的脊梁又重新竖了起来。”这何尝不是中国近代史上无数为抵御侵略而献身的将士生前所追求的理想呢?

▲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会长戚勇强接受华闻君采访(视频截图)
华闻君在翻阅史料时,也不由得对这段历史亲历者的种种遭遇感慨万千。

▲北洋水师赴英接舰时与英国海军军官的合影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最后的威海卫战役中拒绝日军劝降、饮毒殉国;“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落入涛涛黄海之时,以“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为由,拒绝部属的营救,决然以身殉职。

▲丁汝昌(左)与邓世昌(右)在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
中国海军梦的伊始,虽有数千兵勇的前赴后继,仍以破碎告终。而这段屈辱的历史,却以它的慷慨壮烈之精神,成为了一段在后世不断激励着中国反抗外侮、自强进步的民族回忆。那些为铸造一支海上舰队而付诸无数心血的有识之士,不该被我们遗忘。

▲北洋水师将士的墓碑
北洋水师五位士兵的墓碑,与园中当地人的碑林相背而立,他们所面向的,是故土中国的方向。不能魂归故里或许是一种缺憾,但只要为中华儿女所牵挂,无论身葬何方,他们都是民族引以为豪的中国英魂。
- The End -
文 黄沁爻 图 黄沁爻/于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