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华闻派”(ukwutuobang)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编者按:针对英国华人的电信诈骗一直层出不穷,此前,华闻君也曾在《警方已介入!中国留学生亲历电话诈骗:骗子假冒大使馆太逼真》一文中报道了英国留学生小胡经历电话诈骗的经历。诈骗团伙冒充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以小胡卷入一起跨国洗钱案为由,要求他与公安部门联系。由于小胡曾经有过私下换汇的经历,因此上了诈骗团伙的当,被骗取了3.9万元。
近期,在英旅居多年的华人陈女士(化名)告诉华闻君,自己也经历了一次惊险万分的电信诈骗。尽管陈女士自己就在某大型跨国银行工作,之前也对电话诈骗有所耳闻,但是当身在骗局时,她才发现骗子的骗术花样繁多,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了对方精心设下的圈套。
陈女士向华闻君分享了自己与诈骗分子长达三小时的交流过程,希望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敲响警钟。
据陈女士回忆,她在上周四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操着一口台湾口音,自称是DHL国际部的工作人员,说她有一个从伦敦到上海的DHL包裹,由于包内有违禁物品,在海关被扣了下来。
陈女士一头雾水,告诉对方自己并没有寄出去任何快递。这位“DHL工作人员”坚称包裹上是陈女士的名字,并告知她包内有三张假护照、八张银行卡。
此时陈女士突然想到,不久前自己的钱包曾经在伦敦地铁上被偷过一次,包括驾照在内的一些重要物品也因此遗失。难道是自己的个人信息泄漏并且被犯罪分子冒用了?陈女士立刻信以为真,但仍然谨慎地向对方询问包裹的详细信息。
这位工作人员告知陈女士,这个包裹寄往上海闵行区,收件人名叫“周娟”。假如这个包裹确实不是陈女士寄出的,她本人必须向上海市闵行区警察局报案,否则会影响以后回国时的海关出入境记录。陈女士向对方表示,她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联系闵行区警察局的工作人员,于是对方顺势提出,他们会将自己的电话转接给自己的国际部上司,交由其他同事处理。
陈女士此时还有点怀疑,对方又告诉她自己的员工号、姓名、工作地址等信息,她在网上搜索核对后发现,对方所提供的信息与伦敦市DHL办公室的信息相吻合,至此陈女士才逐渐开始打消疑心。
这位“DHL工作人员”将电话转接给闵行区警察局,由一位名为 “赵开丹”的警察接听。 “这个人的态度还是很好的,告诉我说需要本人来警察局接受调查,但是因为我在海外,所以可以在线上做一个笔录。”
赵开丹还主动提出,希望陈女士去114百事通网站上核实一下他们的信息,确认他们是闵行区的警察局电话。陈女士在114网站上查询了来电号码,发现该号码的归属地确实显示是“上海公安局闵行分局”。
▲陈女士提供的来电号码及其查询结果
陈女士并没有怀疑号码的真实性,一心以为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犯罪分子利用了,想要和警方配合,尽快解决这件事。对方又趁机提出,请她下载一个安全的聊天软件Telegram(类似于WhatsApp),并且确保她处在一个不会被人打扰的安静环境,以便接受警方的调查。
“从现在开始就很恐怖了。”陈女士回忆道。
当她在Telegram上与“赵警官”的交流时,她听到通话另一边有人推门进来,告诉赵开丹,说警方已经追查了陈女士的信息,发现她的名下有一个银行账户,涉及到最近破获的“陈翔特大洗钱案”,已经被中国外汇局冻结了。
▲陈女士向“赵开丹”发送了部分个人信息
“从这个时候开始,对方的态度就变得很差,几乎变成了审讯,质问我为什么会和陈翔案有关联。”陈女士回忆道,“我当时都懵了,我说不认识陈翔这个人,但是因为这之前一直在处理DHL包裹的事情,所以我并没有怀疑对方警察身份的真实性。”
赵开丹向陈女士发送了一些所谓的“官方文件”,向她解释了这起今年四月破获的“陈翔洗钱案”,还给她看了一些所谓“犯罪嫌疑人”的照片。陈女士说,对方反复盘问她是否认识陈翔、如何解释陈翔使用她的护照进行洗钱这件事。
▲假警察“赵开丹”提供的陈翔案相关信息截图
“他们很狡猾,听起来真的很像警察,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当时就被吓到了,一直在解释我不认识陈翔。”对方还告诉陈女士,他们在陈翔家里发现了两百多个护照,根据陈翔交代,这些护照的持有人与陈翔存在金钱交易,将护照借给他使用,并收取10%的佣金。因此,这些人也是“共犯”,而陈女士就是其中一个。
“我已经傻了,对方就说,那你要配合我们的调查。”在赵开丹的要求下,陈女士发送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护照内页照片,并且告诉对方自己的英国银行的开户信息和资金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对方一直在渲染案件的严重性。他们告诉陈女士,洗钱案件是国际犯罪,即便陈女士是英国公民,也要回国接受调查。赵开丹给陈女士发送了一份“逮捕令”,并且要求陈女士在语音通话将其读出,以确保她“明白案件的严重后果”。“我越读越害怕,那是一份很正式的逮捕令,上面还有我的名字和公章,说是立即生效。”
▲“赵开丹”所出示的“刑事逮捕令”
赵开丹还提出,现在陈女士要联系一位专门负责陈翔洗钱案的长官“王建兴检察官”。对方威胁陈女士,她必须要配合王检察官调查,早早洗清嫌疑,否则可能会被收押很久。
▲陈女士向华闻君回忆对方当时的威胁
和所谓的“王检察官”取得联系之后,假检察官的态度非常强硬,不仅严肃告知她这起洗钱案影响之大,还威胁陈女士不得告诉任何人,否则会因为“泄密”处以三到五年的有期徒刑。
“我被他们‘折磨’了两三个小时,对方后来又说给我个机会,要我接受对之前交代的合法账户的调查。”假检察官告诉陈女士,现在要冻结她的银行帐号,并将资金转到中央金融局的官方账户,他们会在72小时内结束调查,并将资金转回到陈女士的账户。
“这个时候我又累又饿,也很害怕”,陈女士说, “我处在很弱势的地位,也不敢冒犯他们,因为对方一直在威胁我说不配合调查的话后果很严重。但是我始终半信半疑,不敢全信,也不敢不信。”
陈女士向对方反复确认了几次,“王检察官”察觉到她的怀疑,立刻声明,“打住!我们是为了调查你的账户,把你的资金转移到官方账户,不是个人账户!”
这时陈女士提出,要和中国领事馆和自己的律师联系。假检察官立刻慌了神,再次威胁她说,“那你是希望我们派伦敦的同事直接到办公室把你带走吗?当着你所有同事的面,让你带着手铐出去,以后会对你的职业产生什么影响?”
察觉到不对之后,陈女士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那我去人事部交代一下,就在办公室等你。在我没有确认你的身份之前,我是不会转钱的。”就在她准备截屏与假检察官的聊天记录时,对方删除了所有的聊天记录,但还是故作声势威胁道,“你等着!我们一会就到。”陈女士这才完全确认,对方就是一个诈骗团伙,随即挂断了电话。
▲“王检察官”发现陈女士有所警觉之后,清空了聊天页面
至此,陈女士已经和这群诈骗分子的心理战已经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对方的手段从柔和到强硬,安抚和威胁交替使用。陈女士说,“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很害怕,虽然之前也在各种渠道看到过关于这种诈骗方式的信息,而且我在银行工作,本来以为自己不会上当,但还是差点受骗。”
无独有偶,陈女士把她差点受骗上当的经历告诉她在银行的英国同事,她的英国同事告诉她,他的爸爸之前也接到冒充BT打来的电话,“乖乖地就把几千镑转出去了”,幸好她的同事及时发现,否则会面临更大的损失,“现在的骗子实在太厉害了,我都被骗得团团转,我想那些老人更是一骗一个准。”她想。
华闻君回顾整个交流过程,总结出诈骗团伙实施诈骗的一些基本特征:
1. 诈骗分子可能只知道受害人的电话,以可疑包裹和看似可信的官方信息骗取对方信任,借机获得更多的个人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引出下一步的洗钱案,借此要求对方转出银行资金。
2. 在这起案件中,至少有四个人参与实施诈骗,分别扮演“DHL工作人员”、“上海闵行区公安局警察”和“负责洗钱案的检察官”,如果不是陈女士起了疑心,接下来可能还会有“金融局的工作人员”来指导她如何转账。
3. 诈骗分子会主动要求对方核实相关信息,例如DHL公司地址、上海闵行区公安局电话等,借此打消受害人疑心。
4. 诈骗分子以“防止泄密”为由,反复强调不能将案件信息透露给其他人,也不能告知大使馆等其他官方机构;还会要求受害人下载其他聊天软件如Telegram,防止警方追踪自己的地理位置和帐号信息。
5.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以多种心理战术辅助,利用受害人之前丢过钱包(另一位受害人小胡是曾有过私下换汇经历)、惧怕个人信息泄漏的心理,很容易就能让人上当受骗。
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近期多次发布的提醒在英中国公民防范电信诈骗通告的频率来看,以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快递公司、电信公司等名义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呈上升的趋势。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多次提醒在英中国公民防范电信诈骗
华闻君也再次提醒各位读者,再接到类似的可疑电话时,建议挂断电话后拨打中国驻英使领馆24小时领保电话020-74368294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请求将相关信息转使领馆核实。
如不慎上当受骗,应及时向英警方和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尽快联系本人账户开户行,要求采取止付、冻结等相应措施。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也可拨打110后请其协助转接反诈中心。
如果您有类似的经历,也欢迎给华闻君留言。
- The End -
文 九重 编辑 林卉卉
图片由陈女士提供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