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翟天临事件后,中国高校自查了吗?这事在国外会这样…

翟天临事件后,中国高校自查了吗?这事在国外会这样…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华闻派”(ukwutuobang)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如果说翟天临事件1.0版,可以概括为“一句‘知网是什么’引发的血案” (相关阅读戳左边),那么2.0版已经让战火迅速蔓延。

11日晚,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官微直接@北大、北电官微,要求就翟天临博士学位和论文的相关争议给出回应。

当日稍晚,北京电影学院做出回应,称已成立翟天临事件调查组。随后,北大通过官微做出回应,称“将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按规定做出处理”。

北大一记妙传,现在由北电控球:-)

翟天临事件2.0版,已经不仅是一个演员崩了“学霸人设”的问题,而是中国顶尖学府接连暴露宽容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声誉即将从人人歆羡的象牙塔尖跌落的问题。

学术不端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世界各高校学术界都为此头疼不已。那么,各高校都曾出过什么令人震惊的丑闻,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中国高校处理学术不端态度暧昧


能够引起中国民众关注的学术丑闻,绝大部分来自国内“985”和“211”高校。

去年底, 因自删论文而被戏称为“404教授”的南京大学教授梁莹就是一例。

▲南京大学举行关于梁莹学术不端行为的通报会

30多岁就已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教授梁莹,在过去的学术生涯中发表近130篇论文,那些涉嫌抄袭和一稿多投的论文,却早已经被梁莹自己删掉得一干二净。

梁莹对此解释称:“这是早年错误,但后来很努力”,并提出辞职。

南京大学校方仍然给予梁莹7条处分,其中包括终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聘任合同,取消梁莹研究生导师资格等。

然而,哪怕同是985高校,也并不是每一起学术不端案例都能被严肃处理。

2017年,厦门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蔡建春被举报,其申请厦门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四万字中有两万字涉嫌抄袭他的两名硕士生的毕业论文。而“被抄袭”的硕士生黄安乐硕士毕业论文,又与其师兄的硕士毕业论文存在大面积相似。

到后来,“连环抄袭”甚至演变为“相互致谢”。蔡建春在致谢中提到,“特别感谢两位同学对本研究的帮助和支持。”而涉事多人的论文,甚至连致谢部分都高度相似。

媒体记者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就此事提出疑问,对方称“不知怎么回应,请你教我一下”。

事发一个月后,厦门大学学风委员会认定,该行为“属于学术不端,但不构成剽窃”。且在调查结果发布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官网上,蔡建春还在名医介绍一栏,头衔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官网

如果不是舆论倒逼高校给出回应,那么被称为象牙塔的高校,是否会一直视而不见甚至助纣为虐?


英国制定政策严查学术不端


再将审视学术的目光从中国转移到英国。

在政策制定中,英国高校一直把处理学术不端当作重要的议题。

2013年,英国颁布了学术研究诚信协定,规定英国大学每年需要发布学术诚信调查报告,包含他们对所有涉嫌研究不当行为的调查结果。

这份学术诚信调查报告详细规定了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不同程度的抄袭各自对应的处罚,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信、重写、重修到开除不等。

除校方需每年主动发布学术诚信调查报告外,英国有专门的机构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负责,即QAA(Quality Assurance Agency,质量保证机构)。

2016年,QAA发布的高等教育《抄袭处罚手册》和2017年发布的《作弊处罚手册》都为英国各高校处罚学术不端问题提供了支持。

尽管学术不端的处理政策制定相对完备,但落实情况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2018年6月,英国科学与技术委员会(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致函136所高校,询问他们是否如期公布了每年进行的不端行为调查数量的信息。

然而,委员会的报告发现,仍有四分之一的大学没有编写关于研究诚信的年度报告。且就算是公开的报告,各高校关于学术不端行为调查数量以及信息记录方式不一致,且缺乏足够的透明度。

去年6月,英国《卫报》做了一项关于高校学术不端的调查:英国顶尖大学的作弊率在两年间增加了40%,2016-2017年,有3721项学术不端行为被举报。

因此,包括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内的一批顶尖高校受到了非常严格的学术审查。

英国《独立报》在2016年发表文章,称英国高校已经陷入了“抄袭流行病”,在2013年到2016年间,有近5万名学生作弊被抓。

在英国,学术不端行为与日俱增。尽管政策制定严格,但英国较松散的执行力度仍反应出了英国教育对学术不端的问题还需更加重视。


世界其他高校如何处理学术不端?


在世界顶尖高校哈佛大学,也曝出过骇人听闻的学术不端丑闻,例如曾是学术泰斗级别的前哈佛医学院教授皮耶罗·安韦萨(Piero Anversa)。

他曾声称在心脏中发现了能够再生心肌的干细胞。这一发现在当时被称为“全人类的福音”,更将安韦萨博士的声名推到极其显赫的位置。

▲前哈佛医学院教授皮耶罗·安韦萨

然而,其他科研团队无法重复安韦萨的试验,团队内部也开始有人“反水”,团队人员称安韦萨发布的学术论文篡改了实验数据。

从2015年起,哈佛大学医学院先是关闭了安韦萨的实验室并对他启动了调查,之后更是被迫赔偿给安韦萨提供了大量科研经费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笔高达1000万美元的巨款,避免被告上法庭。但事情更严重的后果在于,无数研究和相关产业可能都被引入歧途。

高额赔偿和严肃调查的背后,是美国对学术不端从政策制定到执行的零容忍态度。

2000年,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颁布了《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联邦政策》,要求大学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需请专业人士组成委员会。根据事件的性质和科研资金的来源不同,可由不同的联邦拨款机构的工作人员参与调查。

美国还有专门报告学术不端行为的网站,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通过专业人士自发形成的信息中心来向公众报告学术不端行为相关信息。

不出预料,Retraction Watch到现在还可以搜索到这位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安韦萨博士的信息。

日本一向给人以严谨认真的印象,但这样的民族性格并未完全杜绝学术丑闻。

2014年1月,曾被日本媒体视为“首位女性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有力竞争者”的小保方晴子,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了世界首例有效制作STAP细胞的论文,但其中两张照片被美国学者质疑造假。

在漫长的调查中,理化学研究所认定小保方的研究成果有故意造假之嫌。随后,她的指导教授笹井芳树上吊自杀,早稻田大学宣布取消她的博士学位。

▲小保方晴子

对小保方晴子严肃处理的背后,是日本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真正的“零容忍”态度。

日本文部科学省设有“不良行为特别委员会”,并公布了《关于处理不良研究行为的指针》等文件。

2013年起,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推出“伦理研修”制度,接受政府科研经费的学者必须学习学术伦理规范方面的课程。

高校科研,涉及的是诸多民生问题中最令人揪心的教育问题,更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最前沿的敏锐嗅觉。

端正学术之风,考验的不仅是学者的良心,更是国家层面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决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