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发誓要少吃肉,或者要成为素食者。通常,这是为了自身健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为动物福祉考虑。三分之一的英国人声称要少吃肉或成为素食者,而美国三分之二的人说要至少少吃一份肉。
这一趋势归功于“无肉星期一”等素食运动的推崇。与此同时,一些纪录片和素食主义者推荐了减少吃肉的潜在好处。不过,落到实处,大家的吃肉量真的变少了吗?

肉类消费量增加
我们所知道的是,过去五十年来,全球肉类消费量迅速增加。今天的肉类产量几乎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五倍——从330吨到2017年的7000万吨。
当然,很大的一个原因归咎于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多。20世纪60年代初,人口约30亿,现在有超过76亿人口。

另一个原因是人们收入的增加。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变得更加富裕,全球平均收入在半个世纪以来增长了两倍多。通常情况下,越富裕的国家,人均吃肉越多。
哪个国家吃肉最多?
在研究全球肉类消费模式时,我们看到了肉类消费与财富的明确关系。2013年,离现在最近的可查到的数据显示,美国和澳大利亚肉类消费量名列榜首。除了新西兰和阿根廷外,这两个国家人均消耗100公斤肉,每人一年相当于要吃50只鸡和半只牛。
事实上,整个西方的肉类消费都处在高水平,西欧大多数国家每人消费80-90公斤肉类。

另一方面,世界许多贫穷国家只吃很少的肉。
埃塞俄比亚每年人均消耗7公斤,卢旺达每年人均消耗8公斤,尼日利亚每年人均消耗9公斤。这比欧洲人平均低10倍。对于那些低收入国家的人来说,肉类仍然是一种奢侈品。
中等收入国家对肉类的需求在增长
近几十年来,中国和巴西等快速增长的国家经济增长显着,肉类消费量大幅增加。
在肯尼亚,自1960年以来,肉类消费几乎没有变化。
相比之下,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普通人每年消费不到5公斤。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增加到20公斤,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又增加了两倍多,人均消费超过60公斤。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巴西,自1990年以来,肉类消费几乎翻了一番——几乎超过了所有西方国家。

印度是一个例外。
虽然自1990年以来国民平均收入增加了两倍,但肉类消费却没有太大变动。
根据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显示,很多人误以为是因为大多印度人吃素,其实三分之二的印度人都吃肉。
不过,印度的肉类消费量仍然很小。每人不到4公斤,是世界上肉类消费最低的国家。这可能部分取决于印度人的文化因素,包括出于宗教原因不吃牛肉等。
西方肉类消费下降了吗?
统计结果显示,欧洲和北美许多人表示想要少吃肉,但结果并不尽然。美国农业部(USDA)最近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实际上有所增加。
虽然西方人对肉类的消费量是稳定的,或者略有增加,但肉类的食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减少红肉——牛肉和猪肉的摄入。

在美国,禽肉现在占肉类消费量的一半,这种类型的肉食替代对健康和环境来说可能算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