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BBC)一套最新纪录片披露了英国“中餐外卖店家庭华二代”的生活,记录他们如何协助“移一代”父母、打理外卖店、对抗歧视等等。
文章摘编如下:
英国电视广播公司BBC Stories追踪Jun Kit Man、Ying、Cafie、Jhen、Kaz 和Elaine等6名英国华二代的童年生活,特别是他们回忆起在中餐外卖店工作的点点滴滴。Ying 和Jhen都表示,有些事情注定毕生难忘。“譬如说剥皮,真的是处理食物环节中的大难点。”Ying说,“记得那年我只有7岁,负责剥虾壳。面对这么大堆虾,就像永远剥不完似的。但我感觉充实,因为这份工作是出于对家人的爱,再辛苦也应该。”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去土豆皮。”Jhen说,“我和弟弟每天几乎一放学,就直接到店里,周而复始……而且工作环境不算理想:后厨只是一个破破的空间,四周是最朴素的那种砖墙。在这个潮湿,没有隔热,也没有暖气的环境里,我俩穿着厚厚的衣服,拿着削皮刀,一干就是好几个钟。”
外卖店工作忙碌,大大压缩了年轻人的社交生活。“从小我就想出去玩,但从小我就知道,连串门到朋友家玩都是奢侈。”Jun Kit Man回忆道,“换个角度看,这就是工作。例如星期四晚,要上班,也就没法跟朋友去玩。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样很讨厌。除了星期四,星期五晚上要又要上班,永恒的循环。就算时间凑得上,约朋友见个面,也要带着一身炸鱼薯条味赴约。”
店里工作,女孩子无可避免被搭讪。Kaz说,自己在收银机后被约好几次。“我觉得很奇怪,毕竟不能说走就走,我还在工作呢。”
“回想起来,还是挺可怕的。我当时太小了。”另一位女孩Cafie说,“当年我就16、17岁的样子吧。有些男人进来,直接问我能不能嫁给他。我说,‘不行,我才16岁。’”
种族歧视遭遇就更多了。Cafie记得,有次接电话订单,花了足足十分钟。“对方是女的,问我能不能找回说英语的人帮她下单……我门店的收银台正对客人,背对厨房,所以接听电话时总是听不清楚。对方误以为我听不懂英文。”
“被动歧视”也是歧视,Jun Kit Man就遇到过这类事件。“有位顾客是位爸爸。他特意对我说,‘我儿子准备去中国了哦,会学中文。’当时只有15岁的我,真不晓得能怎样回答。‘好吧,那挺好的。’我说,心想我又不是来自中国。我出生在Bromley。”
有些英国人会问,“你们卖狗肉吗?”Jun Kit Man说,“我们这些出生在英国的年轻人,当然知道这是歧视语句,但我们爸爸妈妈那一辈人,就觉得没什么,小孩子玩玩而已……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总是保护我们。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会保护他们。不告诉他们周围发生的事的真实含义,不告诉他们这样做是错的,某程度上就在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