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华闻派”(ukwutuobang)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人工智能是否真的会取代人工?这样的场景早已出现在各类科幻大片中。不过华闻君总觉得,离现实还远着吧?
然而,今天这条新闻让人觉得好像也不是很远了。2030年,也就是11年后,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直接影响人类的就业。
据《每日邮报》报道,截至2030年,英国约900万工作岗位将受到机器人威胁,其中从事零售业、制造业和商业支持服务的人员受到的影响最大。
而整个英国地区,又会呈现怎样的人类失业版图呢?
伦敦西部海耶斯和哈灵顿(Hayesand Harlington)地区工人的工作最有可能被替代。官方数据显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的使用逐步扩大,这个地区36170个工作岗位存在风险。比如,大伦敦西侧希灵登的伦敦希斯罗机场,大量的仓储工作可由机器取代。
▲伦敦失业地图:颜色越深,代表人工工作被机器人取代的危险系数越高
其次是西萨塞克斯地区的克劳利(Crawley),约有32486个职位处在危险之中,然后是沃尔克郡(Warwickshire)约有20504个岗位会消失。
相对来说,英国人工风险最低的三个地区是爱丁堡南部,仅有5969个职位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影响最小的分别是格拉斯哥北部和利物浦的西德比(West Derby)。英国就业部大臣阿洛克·夏尔马态度淡定,他表示,应对这一风险的最佳方法是为人们提供终生培训和教育,以帮助人们开拓新的事业。
最难被AI取代的行业?无数人脑海中一定会出现一个词:创意产业。然而,英国广播电视(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结果大跌眼镜。
在统计的三百多个职业里,“电话推销员”被机器人取代的几率为最大,接近百分之百。打字员、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接线员、前台、客服等次之,均在90% 以上。
那些第一、第二产业的工作,比如工人、瓦匠、园丁、清洁工、司机、木匠、水管工等,被机器人取代的几率,差不多在60%-80%之间。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逐步开始拥有了自动清扫设备,政府大力扶持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等。
紧接着,一些热门的职业也同样可能被取代,比如厨师。现在,是不是不乏看到“炒菜机器人”,许多锅具也会主打“自动炒菜”的称号,虽然离做出一道完美的菜还有距离,不过却说明厨师是具有可替代性的,其被取代率高达73.4%。
相对来说,酒店管理者(被取代率0.4%)、教师(0.4%)、心理医生(0.7%)、公关(1.4%)、建筑师(1.8%)、牙医、理疗师(2.1%)和律师、法官(3.5%)都是被取代率偏低的工种。
艺术家、演艺人员等都是靠脸和(或)技术吃饭,也是人类自以为的“不会被AI攻占的最后几片净土”。是时候该醒醒了。
日本“虚拟人物”初音未来的全球演唱会赚了5个亿人民币,3分钟门票全抢光。华闻君还真有一个西班牙朋友专程买票飞去日本看。要知道,她还只是一个全息投影的三次元少女啊。
另一位颇有观众缘的是来自洛杉矶的永远19岁网红Lil Miquela,她的社交网络粉丝破154万,人们喜欢她的穿着、打扮,觉得她的长相颇具个性,后来发现,她居然都不是“人”,而是电脑3D打造出来的。
精通各种算法的AI“公众人物”,要当个巨星什么的,实在太容易了。
再来说纯艺术,看看这样几幅画,猜猜它的作者是?
没错,这都是谷歌AI做出来的画,随便一幅就卖出8500美元……就问服不服气?
在李开复的畅销书《人工智能超级大国:中国、硅谷和新世界秩序》中,他也罗列出了人工智能最先取代十大职业以及最不易被取代的十大职业,并宽慰的告诉大家,人类不会无事可做的。看看你所在的行业有没有中招?
人工智能最先取代的十个职业:
1. 销售和市场调研人员
2. 保险公司算理员
3. 保安
4. 卡车司机
5. 消费者贷款担保人
6. 金融和体育记者
7. 簿记员和财务分析师
8. 水果采摘工人
9. 职业投资人
10. 放射科医师
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十个职业:
1. 精神病医生
2. 治疗师
3. 医护人员
4. 人工智能研究员和工程师
5. 小说作家
6. 教师
7. 刑事辩护律师
8. 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
9. 科学家
10. 经理(领导)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是AI的发源地,也是领军者。9月初,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宣布,未来5年将投资20亿美元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加拿大则是全球首个发布AI战略的国家,详细列出了5年计划,并计划拨款1.25亿加元支持AI研究及人才培养。
中国也于2017年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援引新华社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达2000余家,其中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五省市相关企业数量均超过百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其余国家如日本、韩国、阿联酋、丹麦、新加坡、印度、法国、德国等国家均有针对AI的计划,及如何应对AI快速增长,同时保障AI道德的可行性建议等。
据人工智能网的一篇文章《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对中国就业将产生哪些影响?》中提到,“根据普华永道的分析,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未来20年,将取代中国现有约26%的工作岗位,但与此同时也会通过提升生产率和实际收入水平,在中国创造出大量新工作机会。”
人工取代率较高的行业会分布在工业、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到2037年,整体的取代率会在20%以上。
普华永道根据中央估计值,预测人工智能对中国就业可能产生约12%的净增岗位,相当于在未来20年内增加超过9000万个就业岗位。
纽约时报中文网的的另一篇文章《廉价劳动力如何推动中国的人工智能雄心》则向人们介绍了人工智能如何为中国人提供全新岗位。
文中的核心观点是,人工智能有多智能,取决于有多少人工。文中描述了这样一类人群——数据标注员,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是像教小朋友识字、认东西一样,教AI认知世界。比如告诉AI这是一辆车,这是绿色、橙色和大红,那是一个人走路的样子,等等。
▲数据标注员扮演了老师的角色——他们手把手地教AI辨别物件、表情和动作
人工智能的所有聪慧,都是无数人在背后给它填充的知识体系。这就兴起了中国的新工种——数据标注员。
工厂工人和10年前的流水线工人一样,做着相对简单的低技术工作,但是内容却换了,现在是标注他们在照片或视频里看到的一切信息,从而教授人工智能这些知识。这便是数据工厂的作用之处。
AI替代人类或许还没有这么快,可它终将到来。能怎么办?如同英国就业部大臣阿洛克·夏尔马所说,要想不被AI取代,就,终生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