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独立报》11月1日报道,美国一项历时多年的研究显示,有充分证据表明大量的手机射频辐射与雄性大鼠罹患癌症之间有密切关联。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毒理学规划处(NTP)历时10年、耗资超过3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8亿元),对手机辐射的毒性进行了研究。
在实验中,这些大鼠从在子宫中开始,一生里大部分日子里每天都有9小时全身暴露在辐射中。研究结果显示,受到强烈辐射的雄性大鼠罹患心脏肿瘤、脑癌和肾上腺癌的风险更大。不过在雌性大鼠和两种性别的小鼠中,致癌的证据是“模棱两可”的。
NTP资深科学家约翰·布赫尔说:“我们相信射频辐射与雄性大鼠身上的肿瘤的关联是真正存在的,外部专家对此也表示赞同。”
那么,手机辐射也会对人类产生类似影响吗?目前,研究人员还无法确定。
布赫尔说:“研究中(对辐射)的接触程度不能直接与人们使用手机时所经历的相比。在我们的研究中,大鼠和小鼠的整个身体都受到了射频辐射。相比之下,人们受辐射最多的是靠近手机的特定的局部组织。”
他进一步指出:“在研究中,接触(辐射)的水平和持续时间要远远超过人们所经历的。”
事实上,关于手机辐射是否会致癌,一直存在争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此前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辐射不会致癌。不过英国《每日邮报》随后报道称,癌症和手机辐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