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或印第安人均无资格在任何市选中投票选出市长或市议员。
华人不能受雇于市府或其他与市府有生意往来的人士。
禁止华人庆祝农历新年。
任何雇用东方劳工的组织将无法获得政府合约。
禁止华裔居民购买房地产。
不允许华人餐厅雇用白人女性。
不允许华人在商业繁华地段拥有商店
……
这些今天读来匪夷所思的法例内容,真实地出现在温哥华、新西敏等加拿大卑诗省(又译不列颠比亚省)老牌城市的历史中。
它们针对的对象是那些为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市、新西敏市早期建设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华人,以及其他一些少数族裔,包括这里的原住民。
这就是种族歧视。
“本人今日在此,正式承认温哥华市过去一段黑暗及艰难的岁月并就此发言。在本市前半段的历史中,华裔居民收到种族偏见及歧视比比皆是。”
当地时间2018年4月22日下午,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在市议会一场特别会议上这样说。
会议的地点并非平时的市议会大楼内,而是在位于唐人街的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他的面前,是大约500名华社民众及其他族裔人士、加拿大三级政府代表和媒体记者。
这一天,罗品信代表市议会和市府就温哥华市早期歧视华人的历史正式向华人社区作出道歉。
在罗品信用英语宣读道歉内容的同时,原华裔市议员叶吴美琪、余宏荣用广府方言和四邑方言宣读道歉内容的中文版本。
这是因为,早期在温哥华谋生却受到不公待遇的华人先侨大多来自广东台山一带。他们是今天道歉的主要对象。
黑暗岁月
温哥华及其所在的卑诗省是早期华人抵达加拿大时最早、最主要的登陆地。
早在18世纪末,就有华人抵达卑诗省沿岸。从淘金,到后来参与修建太平洋铁路,这块土地的开拓与成长,离不开华人的汗水甚至生命。
然后,这里恰恰也是歧视华人、排华的重灾区。
卑诗省加入加拿大联邦的先决条件就是修通横跨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19世纪后期,约15700名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其中4000多人客死他乡。
但在1885年铁路竣工时,在敲入最后一颗道钉的庆功仪式上,却找不到一个华人的身影。相反,加拿大政府通过了《华人入境条例》,向华人移民开征“人头税”。华人新移民须向政府额外缴纳50加元。两年以后,“人头税”又猛增到500加元,这相当于当时一位华工两年的工钱。
到1967年,“人头税”才被废除。从1885到1923年,加拿大政府共向逾8.1万中国移民征收了总计2300万多加元的“人头税”。
1923年7月1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又开始实施被称为“排华法案”的《华人移民法案》,对华人彻底关闭移民大门,从而将歧视推向极致。之后的25年间,获准合法进入加拿大的华人移民不瞳100人。大量加拿大的华人劳工从此与妻儿天各一方,团聚无门。
由于这一法案的执行日和加拿大国庆日相同,所以当时的在加华人都称当天为“耻辱日”。该法案直至1947年才被废除。
1871年卑诗省政府通过立法,剥夺华裔投票权,并且禁止华裔成为法律学、药学、牙科学的专业人士。
温哥华在1886年4月6日正式立市,但从一开始,温哥华便与反华排华活动结下不解之缘。建市之始,当局便剥夺了华人的合法投票权。1887年1月,温哥华市议会让一批反华市民在市议会内商讨如何驱逐华人。市府更不断利用手上权力,引入针对华人的附例。
当时的市府、市议会还在市级立法和行政中采取了包括学校隔离、禁止华人进入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禁止华人购买、租借和使用当地住宅、医院甚至墓地等令人发指的政策,以至于许多华裔不得不将去世亲人送回中国安葬。
市府甚至游说联邦政府通过充满种族歧视的移民政策。
温哥华市直到1949年才废除市级排华法令,是加拿大城市中的最后一批。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加拿大联邦成立150周年。但有研究报告指出,加拿大华人遭受包括剥夺公民权在内、三级加拿大政府以法令和政府命令等形式的歧视、排斥历史长达75年以上。
平权之路
“二战”期间,曾有700多名“华二代”子弟以“二等公民”的身份加入加拿大军队,抗击法西斯,为后来“排华法案”的取消、华裔重获投票权作出关键性的贡献。
有人也认为,195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也对加拿大产生影响,令种族歧视的状况出现改变。
在此次温哥华市府正式道歉的现场,有多位身穿笔挺军服、百岁上下的华裔退伍老兵。全场以掌声向他们致敬。
“你能否想象?当他们参军,准备为国牺牲的时候,这个国家还拒绝他们入籍。”85岁的华裔老兵吴英超作为华社代表发言时不无感慨地问道。
参加过“二战”的加拿大华裔老兵,如今还有14人在世。
为华人平反,为华人平权,最重要的仍是靠华人、华社自己的不断抗争。
2006年6月22日,时任加拿大总理哈珀正式代表联邦政府就“人头税”道歉,为当年健在的“人头税”受害者以及在世的配偶赔偿每人2万加元。与华人先侨遭受的屈辱和付出的牺牲相比,这笔补偿可以说只是象征性的。
但至少,历届加拿大政府对歧视华人历史的暧昧或消极态度开始有了改变。三级政府反省历史上歧视华裔法律、政策,并就此向华社道歉的帷幕,终于慢慢拉开。
2010年,以一座重见天日的华人墓地遗址为契机,卑诗省历史名城新西敏市市议会就歧视华人历史作出正式道歉,成为全加拿大首个就昔日排华政策向华社道歉的城市。
2014年5月,卑诗省议会通过历史性议案,就一百多年前该省歧视华人及反华排华的法令条例向华人社区正式道歉,并表彰了华人在建设太平洋铁路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该省政府部门耗时约两年,筛查了从卑诗省加入加拿大联邦的1871年至《加拿大人权及自由宪章》颁行的1982年间近2000条该省法例,发现了一批仍然生效的歧视性内容。当然,这些条款必须被删除。
时任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提出的跨党派道歉议案,在省议会获一致通过。省府并决定拨100万加元成立“传承基金”,资助把有关历史及华裔贡献写进教科书等相关后续工作。
2017年3月,卑诗省议会通过时任国际贸易兼亚太战略和多元文化厅长屈洁冰提出的法案,废除对华人及其他少数族裔含有歧视内容的19项历史遗留法律条款。
在温哥华,2014年卑诗省向华人道歉后,温市华裔市议员雷健华就提出向华人道歉的动议。动议顺利获通过后,温哥华市议会指令职员就1886年至1947年间过往市议会的歧视华人法例、政策进行研究检视,并向温市华裔社区、历史学者及侨团就研究结果展开咨询。
2017年11月初,历时一年完成的一份报告证实,温哥华市过往的确存在若干歧视华人的政策及法规,诸如:剥夺华人的投票权及公民权利,限制华人移民,限制华人在若干领域的谋生机会,在房屋及公共场所实施针对华人的隔离政策,等等。温哥华当局根据该报告建议,决定就过往歧视政策及不公待遇向华社作出正式道歉。
道歉为何在此时?
温哥华中华会馆理事长姚崇英:
市府选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进行道歉,是一个好的开端。
中国的改革开放令国家强大,让西方世界另眼相看,也令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也有了更多话语权。
卑诗省华裔省议员屈洁冰:
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现在有更多的华人市议员、省议员、联邦议员等。参政很重要。华人贡献这么大,美德也很多,但我们如果把这里作为家,就要更多参与政治,让别人听到华人的声音。
中国驻温哥华代总领事孔玮玮:
其一,华人在加拿大建国、建设发展和温哥华的开拓发展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时至今天,不管新侨还是老侨,也都继续在为这里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是温哥华市府为历史错误道歉的现实基础。
其二,一代又一代华人社团不断抗争,不断要求平等,经过长期抗争,赢得了对历史应有的尊重。
其三,加拿大各级政府的有识之士能够正视历史上对华人的歧视、排斥,选择正式道歉的做法是明智的,应予赞赏。
其四,今天的华侨华人身后有一个日益强大的祖(籍)国。中国的发展为海外华侨华人撑了腰,也促使历史能够得到正视。
道歉的意义何在?
温哥华市府道歉文本中写道:
对过去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社群作出道歉是一个致力于和解的过程。这个过程让社群了解到前人所犯的错误,并在过程中肯定及守护我们作为一个公平、包容的社群所推崇的信念与价值观。我们明白歧视态度和偏见可能积习已久,从错误中学习是踏出谦虚的一步,同时亦可提醒我们挑战永远存在。
温哥华中华会馆理事长姚崇英:
虽然迟了一点,但仍是有诚意的道歉,应该为之鼓掌和赞赏。
回顾历史,检讨错误,是为了不重蹈歧视的覆辙,为了营造更加平等和谐的社会。
中国驻温哥华代总领事孔玮玮:
道歉的意义不只是道歉本身,而在于公正、公平地认识华侨华人在加拿大的巨大贡献和历史地位。希望看到这里的华侨华人能够取得更加平等、更受尊重的社会地位。
而在于公正、公平地认识我们在加拿大、在温哥华,华人华侨的历史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和正能量。这是本质。要承认加华人华侨和主流社会一样,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平等对待。
道歉之后是否就是“全剧终”?
温哥华中华会馆理事长姚崇英:
对华社而言,市府道歉只是一个段落,需继续努力,把华社声音传递到各级政府。
同时希望政府以正面、积极的眼光看待新移民,平等尊重以待,共同建设更美好的城市。
卑诗省华裔省议员屈洁冰:
要把华裔的贡献写入中小学教课书。历史的教训不能忘,否则错误还会再犯。
加拿大是移民国家。华人移民加拿大已超过联邦成立150年的历史,却仍然容易被别人当成“过客”。很重要的一点是,华人社区要多参与主流,多参与政治、在各级选举中多投票。
中国驻温哥华代总领事孔玮玮:
道歉是否就能做到没有了歧视,是否就能真正实现平等?这是社会深度融合的大命题。希望加拿大的华侨华人能够取得更加平等,更加受尊重的社会地位。
也希望加拿大各级政府重视中加关系发展,为两国合作发展作出更多努力。相信加拿大的华侨华人会在这块土地上作出更大贡献。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