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希望改变整个世界的秩序?他会把全球的政治经济秩序都搞乱?
美国出问题就是中国的机遇?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会有戏剧性的变化?
全球眼刊出对“全球第一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的专访下篇:特朗普上台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上篇:特朗普的颠覆和动荡不安的美国)。
《华闻周刊》获全球眼(微信ID:globalwatch2015)授权转载此文。

特朗普胜选,有人欢呼有人担忧
将带来困惑、焦虑、甚至混乱
问:特朗普入主白宫会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冲击?
李成:将会带来大范围的困惑、焦虑、甚至混乱 。首当其冲是日本,日本非常紧张,因为他要撤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重新考虑美日条约中日本承担的义务,而且他不愿意美国为了很多其他国家承担太多责任和军事负担。

日本首相安倍急切地想与特朗普建立信任关系
不仅和中国的贸易会出现问题,和其他国家也会出现问题。许多学者认为美国是可以从TPP获益的,他都不会做。他是一个保护主义者、孤立主义者。目前世界上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在上升,原因我在上篇(特朗普的颠覆和动荡不安的美国)已经讲过了,但是否有道理、是否是未来美国变化的主流还不清楚。但是他上台后采取的一些举措马上会波及全世界。
同时很多美国的外交政策人士担心他对核威胁不了解,是非常草率的人。据报道,他曾问到“我们有这么多核武器为什么不用几个”这样的话,这不是笑话,这是非常令人担心的。
他会在朝核问题和伊朗问题上有新的调整。这意味着会有很大的变化。同时他的中东政策会有变化。在他任内,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可能会有所修复。

英国媒体对特朗普胜选的报道
问:反过来会对美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李成:特朗普希望改变的是整个世界的秩序,是带有革命性的。就像他的国内政策具有革命性一样,他的对外政策也具有革命性。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衰弱就像一个国家的崛起一样,不是直线,也不一定是注定的,如果你的领导人犯错误,就会加剧、减缓,或是修正这样一个情况。所以现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朗普是在修复还是在加剧,我认为是加剧,也许在小地方修补,但更大的是加剧。
整个过程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不是直线的,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它会有很多牵制,不仅在美国是这样,在任何国家都是这样,它有时候会反弹。实际上特朗普就是对美国以往政策的一个反弹,有一些是非常合理的想法,但更多的是令人惊讶的,不可思议的。例如,他要去建那个墨西哥墙,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无非是一个巨大的笑话 。
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教授史蒂芬·沃尔特认为,时至今日自由社会深陷麻烦,自由世界的秩序在崩溃。特朗普的崛起是不是印证了史蒂芬·沃尔特的观点?
李成: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第一,美国陷入麻烦会波及很多国家,他会把全球的政治经济秩序都搞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分裂。举个例子,美国最终是利益集团来决定的,目前来讲,利益集团还没有准备好怎样来应对特朗普,但是他毕竟有些政策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他最终会重新返回的。但会使这个世界更为混乱。
第二,他的某些政策虽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一旦实施会马上造成世界的动荡,包括对朝鲜怎么做、对伊朗怎么做、对中东怎么做、对委内瑞拉怎么做、对ISIS怎么做、对中国怎么做。他的政纲如果施行,对整个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非常大。
他的班子缺乏资深中国问题专家
问: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中国有何影响?
李成:首先,过去三四十年间中国和美国政府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下属主要外交官员的互动是非常密切的,但是眼下和特朗普的人几乎没有交往的经历。他会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尚不明确,因为他的班子里几乎没有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目前几乎一个都没有。

李成是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图为李成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言
处理中美关系,双方官员间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要有一个对话的机制。为什么美中关系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也出过很多问题,但并没有出大事,不管是在布什时代,还是奥巴马时代,或是之前的克林顿时代,都有不少互相有一定了解的官员在从事交流工作,有管控分歧加强合作的许多交流机制,在某一个领域的合作就会避免或缓和在其他领域的问题和冲突,对话要比不对话好,但特朗普与中国的对话机制是怎样的大家都不知道。
第二,他的上任100天计划,包括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也许将来会调整,变得缓和一些,但是整体是不会变的。他可能会对中国采取包括经济制裁的措施,他不会在很多领域当中考虑中国,所以如何变化还不清楚。
特朗普有些话不能当真,但是贸易战和把中国认定为货币操纵国是有可能会去做的。比如说对中国加关税45%,这是他说的,可能不会加45%,但是较大幅度加关税是有可能的。
问:有一种观点认为,预计特朗普会把美国弄得很糟糕,因此他当选美国总统对中国有利。还有人从政治衰败的角度去观察美国大选。您怎么看这样一些观点?
李成:有人认为美国乱七八糟一塌糊涂是好事情。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有时候会波及其他国家,他会造成很多很多政策的混乱,尤其是在核安全上,控制核武器不当,会造成世界性的灾难。更不用说全球环境保护的条约会被终止。
不能简单地说美国出问题就是中国的机遇。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在上升,但并不是说美国出现问题就会使大家都认为其他的制度好。这是一个非常动荡不安、世界重组的时期,西方价值观受到冲击,但并不是说另一种制度有很明显的优势,因为都是不断变化、波动的。曾经有人说美国的制度好,不用担心,即使出现了一个独裁者,它也会自我调节。我是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但这也是对美国民主的检验——它是否能够和平地进行权力过渡,是否能够有机制改变一些政治狂人或是非理性主义者的对外对内政策,这些我们并不清楚。也许我们对特朗普的认识有错误,但是至少他要修复美国人对他的信心,修复美国人对总统职位的尊敬,要花很大功夫,在短时间之内是做不成的。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在不断改正自己的问题,不断进步,但是中国的崛起也不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候我们要以非常平静的观点来看很多问题。没有一本教科书可以教给我们什么是正确的答案。现在由于社会媒体的变化,科技的变化,人们知道很多事情发展的速度都加快了,但是人们又往往方向不明,这就是我们目前所处的世界。
特朗普的现实主义和其对中美关系的积极意义
问:中国的不少学者常说,中美关系坏也坏不到怎样,好也好不到哪里。你同意吗?
李成: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持有这种观点一来是很危险的。二来又由于被动而失去良机。对于前者,当中美“贸易战”,“货币战”已迫在眉睫,在东海、南海的军事对峙日益明显,说中美关系坏也坏不到哪里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而这里我更要探讨的是后者。中美关系在21世纪的今天其实是有得到加强和良好发展的机会的。这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有太多的共同利益,如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基础设施的更新、反恐、反核扩撒、能源安全和网路安全等。美国各界对于中国应该是朋友、是战略对手还是敌人的讨论始终是美国外交政策思考的关键内容。对于特朗普当选新总统后对美中关系的负面冲击和对双边关系的不利面我在前面已经谈了很多。但我们不能忽视另一种可能性或不同的解读。
由于特朗普是一个商人,他会有商人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视角,他的意识形态不强,比他的前任要现实得多。而更主要的是他相对不在乎官僚体系和媒体对他的限制。他的独断独行的风格,对大国关系和对外国领导人私交的青睐,有可能使他把中国当成朋友而非敌人。他以往对中国的批评和强硬态度或许会有戏剧性的变化,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尼克松去北京”比喻。
未来特朗普会选择怎样的对华政策,我们无法断定。但中国领导人和学界探讨这种可能性并相应地积极应对无疑是眼下的上策。
采访| 风雷 录音整理| 娜娜

受访者简介:李成,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及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 。他同时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常务执行理事、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会员、美国国会美中工作组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百人会会员。李成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领导人代际更替和精英转型以及中国的社会演变与科技发展。
李成最新出版的著作有《中美视角下的中国政治发展》(2014)以及《习近平时代的中国政治:对集体领导的重新评估》(2016),《理念的力量:影响未来的中国思想家和智库》(2016)。他近期还正在撰写著作《“中产”上海——中国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先锋》,与此同时还领衔编纂将由布鲁金斯学会出版社出版的“桑顿中心中国思想家系列”丛书。
全球眼(微信 ID:globalwatch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