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它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仍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余尊,它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其中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
大足石刻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并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同时掀开了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编辑/晓芳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