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家 谈真
2012年4月1日,由“刺客剧社”的英文荒诞剧《生日派对》在伦敦The Cockpit Theatre成功上演。 “刺客剧社”是由一群对戏剧深深执着并热爱的留英学生于2010年成立的独立话剧社。说到其剧社名字的来源,剧社成员说: “继2011年的小剧场话剧《刺客》(林兆华编剧)上演大获成功之后,大家便正式决定以此来命名”。 今年,剧社挑选了著名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英文荒诞剧《生日派对》,经过精心的准备和努力的排演,最终决定于4月1日愚人节这一特别的日子在伦敦上演,将整剧的“荒诞”进行到底。 说起哈罗德·品特,早已是英国戏剧史上耳熟能详的名字。哈罗德是一名影响深远的剧作家,同时也是导演,偶尔还扮演演员的角色,正是这一位多面手为观众们带来了一部部发人深省的作品,也让他有幸成为了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的作品语言精练,但往往能抓住人类语言的诟病,将无伤大雅的情节演变为荒诞诡异的局面,他的作品寓意深刻,意在通过艺术对抗精神的困惑,将愤怒投向满目疮痍的现实世界。 此次“刺客剧社”上演的剧目《生日派对》是哈罗德所创作的第二个剧本。故事讲述了两个陌生人闯入斯坦利(Stanley)居住的家庭,借口于一场冠冕堂皇的生日派对,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审问和折磨,并最终将他带离这个家庭的故事。该剧通过不确定的人物关系和莫名恐慌,暴力肢体冲突和持续的精神压力,毫无逻辑又充满章法的语言,以及再平常不过又极荒诞的剧情设定,混合简洁的幽默对话及恰到好处的静场设置和灯光效果,来探讨台词表面的意义以及剧本所指的更深层的隐喻,表现人类在社会上的生存状态以及逃避现实的残酷后果。 哈罗德的戏剧和他的人生可谓交织在一起,他努力通过多种可能性来探讨人类的生存境况和意义,作品用语言技巧、冷峻的解剖风格影响了整整一代英国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对他的评价——“他改变了20世纪戏剧舞台的面貌”。 也正如“刺客剧社”所说的那样,“选择《生日派对》这个剧本,是想传达给观众——这不仅是探讨了人和社会体制(政治、宗教、或是舆论等)的关系,而更深层的,则是人对世界的疑虑以及对人生存本身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