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曹盈
1957年开始举办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它也是全球新闻摄影者们梦寐以求的奖项。在2月15日揭晓的第56届比赛中,中国摄影师郑晓群、储永志分别获得自然类、体育类二等奖,傅拥军、魏征则分别获得人物类、体育类三等奖。《华闻周刊》近日电话采访了其中几位摄影师,就让他们来与《华闻周刊》读者一起分享下这些获奖作品拍摄背后的灵感和瞬间。郑晓群
"谁说我们不是在囚笼里的动物般呢?”
看《温州日报》摄影记者郑晓群的获奖作品《牢笼》,会有一种孤独感,他的这组黑白动物作品能让你体会到一种绝望的美。 “我一直对拍摄自然很感兴趣,从1999年起我就拍过一组马戏团的乡间照片。”郑晓群说,自己的这组照片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微妙关系:动物给予人的“娱乐性”、人类试图与动物保持和谐、现实生活中“囚禁”动物所出现的其他问题。这组照片正是把动物在动物园牢笼里的孤独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我想表现出其实囚禁着的动物正是人的写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世俗理念的执迷,就是一个个在我们周围的牢笼。” “很多无须有的烦恼其实就像动物园的囚笼一样,而我们则成为了这些动物的缩影。”
傅拥军《非常想念爸爸妈妈》那些有关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 有数据说,在中国,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有5000多万。他们孤独寂寞,缺少家庭的温暖。傅拥军于2012年拍摄的这组照片,就把聚光灯聚集到这些留守儿童上。 “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源自我在2006年拍摄的一张《宝贝不哭,明年再来》。当时照片引起很大反响,小女孩眼泪汪汪的样子,让很多读者动容。为此,《都市快报》还特别推出杭州为留守儿童送路费活动。”傅拥军说,虽然源于偶然,但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共同关注。 “2012年3月23日,我给孩子们拍了两张照片,一张单独照,一张跟老师的合影。在这样的教室,能有这样的好老师陪伴一段时光,应该留下一点纪念。但是在拍孩子的单人照片时候,很多孩子不敢看着照相机,他们表情个个显得紧张和害怕,而跟自己的老师合影时这种感觉顿时不见了。” 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可以依靠,但是孩子们真的好想爸爸妈妈。孩子们更是在照片上写满了对爸爸妈妈的思念。还有的在背后写“我好想念爸爸妈妈。” “这组照片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能打动评委的,也许就是这么简单的亲情——非常想念爸爸妈妈。”
储永志以诗歌般的摄影方式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 《浙江日报》摄影记者储永志的这张照片拍摄于嘉兴的少体校。谈起这个题材,储永志说自己跟拍了5年,算下来不下50次了。 “去年的7月10日,当我再次来到学校时,恰巧孩子们正在练功。由于拍摄的时间久了,跟他们都比较熟悉。这张看上去似刻意完美的照片,完全是抓拍的。” 在国内练体操的人很多,但是脱颖而出的却很少。在储永志的这一抓拍里,这个飞翔于空中的女孩来自贵州,叫朱婷婷。画面中的她刚进入画面,左侧一大片空白。 储永志这种拍摄的构图给人留下更多的思考、遐想的空间——就像朱婷婷本人一样,前面的路还很长,要靠她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努力。 “我尽量用平静的心态拍摄,以散文、诗歌式的手法来表现孩子们。感恩孩子们,祝他们健康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编后语:在采访完这几位获“荷赛”大奖的中国摄影师后,我想起了本次在荷赛奖担任终审评委,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顾铮教授的一句话——图片是超越国界的表达。 虽然中西文化背景不同,理解角度有所差异,但是在这些获奖中国摄影师的作品里,所赋予的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对保护生态的宣传、对年青一代的希望无疑都是超越国界之外的人类共同感知,正是这种共知,不断推动着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
图片欣赏:
魏征《花样游泳》
郑晓群《牢笼》
储永志《热身》
傅拥军《非常想念爸爸妈妈》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