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式过年“恐归族”压力倍增

中国式过年“恐归族”压力倍增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放下烦恼、回家过年是每个在外奔波的中国人的期盼。然而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盼归”变为“恐归”。

归途艰辛“身心俱疲” “路上花时间,奔波耗体力。”董莉就职于北京一家证券公司。她7年前从贵州毕节到北京读书,并留下工作。每年期待春节回家团圆,但归途的舟车劳顿也让她头疼。 董莉告诉中新社记者说,北京到毕节必须经贵阳中转,前半程火车要坐30个小时,到贵阳后还要再坐3小时汽车才能到家。且不说拥挤不堪、如厕不便,“7天假期,4天都耗在路上了”。 向火车“一票难求”投降,董莉工作后选择订机票回家。“太贵了,犹豫了一两周才下手”,她抱怨说,北京到贵阳的单程机票要1900元人民币,“一来回都能买个iphone4S了!”囊中羞涩“财政吃紧” 开销太大是许多人害怕回家的又一原因。这几天,孙光远正盘算着过年回家的花销。孙光远是一所大学里的“小青椒”(青年教师),家在河南驻马店。他2012年刚结婚,按照风俗,今年过年得开始派红包了。 孙光远月收入8000元,在北京日常花销尚可,但回家过年就得遭遇“赤字危机”。“孝敬双方爷爷奶奶、父母,至少就得1.2万元”,刚刚结婚的他们还要给小辈发“压岁钱”,两家侄子等“亲小辈”就有9人,预算1800元。此外,两家共7个伯叔姑舅姨送礼又要花去至少1400元。除了上述花销,还有来回路费、请客吃饭,小两口过年至少花销两万元。孙光远叹道:“还真有点怕回家过年!”成就汇报“压力山大”   2012年春节是吕宋工作后第一次回家过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专业,他顺利入职一家国有化工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拿到令父老乡亲无比羡慕的北京户口。 “在他们眼里,上了清华就应该进党中央,进了国企必须能当领导啊”,吕宋蹙着眉头,一脸惆怅。去年春节一到山东老家,乡亲们就纷纷赶来“瞻仰”这位 “北京人”,前后询问他在帝都的“宏伟作为”,言语充满羡慕与期待。 殊不知,“北上广”看似光鲜,其实甘苦自知。吕宋每月工资税后约4500元,现与同事合租公寓,仅房租每月就花掉2000元,日子过得着实紧巴。吕宋烦恼着,仍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他,今年过年时如何给乡亲们一个“交代”。 记者发现,目前“恐归”情绪已渐渐在年轻人,尤其是“80后”一代中蔓延。而平日只需“应对”无需“直视”的收入晋升、结婚生子等话题,在春节回家时却无法再隐藏,因而成为焦虑的集中爆发时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