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10月16日发起的“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引发大家的对活动本身的关注同时,也让不少人再次审视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据统计,中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的粮食能养2亿人。
10月16日是第22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今年设立的主题是“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强调合作社在改善粮食安全和促进消除饥饿方面的作用。
在世界粮食日谈及粮食安全问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区代表黄安生(Brett Rierson)说,从1979年到2005年,中国的转型令人惊艳,有超过3千万中国百姓因此受益。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转型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解决饥饿问题上,中国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如今,中国转型的影响力还在增大,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在以中国为榜样。
但是成绩只是硬币的一面。目前,中国仍然有1.2亿贫困人口。仅仅在几十年前,饥饿还是很多中国人的切肤之痛,黄安生说,如今问题还在,而关注,可以再多一点儿。正因为此,他认为“饥饿24小时”这样的活动,不失为增加粮食问题“出镜率”的好方法。黄安生提到,当世界粮食计划署受邀进入中国、和政府一起努力解决饥饿问题时,每3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饿着肚子。如今,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十分之一,并且还在快速下降。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关键却脆弱。突然爆发的自然灾害,国际粮价的突飞猛进都有可能让中国粮食问题短时间内恶化。
黄安生说:“饥饿,或许是每个人都曾有过、并且不愿温习的体验,但是刚刚远离饥饿的我们似乎迅速忘掉了过去。”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说:“根据我们国家情况,人口多,资源缺乏,我们国家粮食保证自己没问题,但是这些年我们在调查粮食损失浪费这个环节当中,数字确实比较惊人。我们就想唤起人们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重视,出于这个目的,从我们做起,做节约粮食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