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资讯和洞察机构尼尔森公司最新推出的针对中国大陆游客在香港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揭示,大陆游客在香港的消费新趋势和习惯,特别是来自上海﹑北京和广州以外的非一线城市的游客,他们是增长最快的消费群体。
非一线城市游客飙升 在2011年,香港接待了888万的中国非一线城市大陆游客,为大陆游客总数的65%。比前年增加了43个百分点。 尼尔森香港董事总经理乐是德(Oliver Rust)指出,“大陆非一线城市游客的增长将会继续超越一线城市的游客,并将成为香港零售业的新兴消费群体和消费动力。” 尼尔森的报告显示,购物消费(90%)是大陆游客访港的最主要目的。来自一线城市的大陆游客每人每次访港花费达港币35,640元,而其中60%作购物用途 非一线城市游客则花费港币22,000元,其中71%作购物用途。当中非一线城市游客购物花费占比由2010年的61%上升到71%。随着消费经验及品牌认知的不断累积,一线游客的消费需求及偏好呈现出愈加成熟的趋势。消费者已不仅仅局限于奢侈或知名的流行品牌,而更倾向于独特及相对小众的品牌,例如31%的一线城市游客选择购买Hermes(爱马仕)的品牌服饰,25%购买Cartier(卡地亚)的珠宝首饰,Guerlain (娇兰)(14%)和La Mer(海蓝之谜)(8%)的化妆品。一线城市的成熟消费者不再倾向於品牌认同,转而追求更为独特,与众不同,与这些形象相切合的品牌。 来自非一线城市的游客,仍然受品牌形象声誉吸引,并渴望通过品牌塑造自我。这类新手旅客喜爱更为大众化的奢侈品牌,如51%会选择购买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24%会选择购买Gucci(古驰),而Olay(玉兰油)(13%)和Neutrogena (露得清)(8%)等化妆品牌亦受他们喜爱。
重新认识大陆访港游客 在选择零售渠道时,一线城市游客(43%)比起非一线城市游客(24%)更注重零售商的声誉和信赖度。相反,非一线城市游客则比较看重零售商的服务水平,价格和促销。 虽然一线及非一线游客在香港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明显差异,但他们同时具备一些相似的基本特质。从旅行计划及信息收集来看,他们都非常依赖“口碑”。以社交媒体(如微博)和网络渠道(如线上旅行博客,在线论坛)为主的口碑营销,近两年在一线城市游客的比例已经从36%提高到73%,在非一线城市游客的运用中也由38%上升至74%。 此外,一线(51%)及非一线(37%)游客都认为供货能力是选择零售渠道的关键。
零售商的机遇 随着大陆游客习惯和行为的演变,香港零售业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然而尼尔森的研究指出零售商可以把握因演变而产生的机遇而获得商机。 乐是德认为,“香港零售商需要在零售服务及品牌层面拿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定制的策略,以满足两个不同消费群体独特及相似的需求以扩大内地旅客的市场。为了把握随着中国大陆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带来的二三线城市访港旅客的机遇,香港零售商需要制定和推广针对性的宣传策略,信息及相应宣传平台,例如微博等社交媒体,百度等网络搜寻器, 以更好地在内地旅客访港前开始捕捉商机。”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