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2时,由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京昆戏曲研讨会暨庆祝伦敦京昆研习社十周年庆典专场在英国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Limkokwing University of Creative Technology)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京昆打击乐的讲解及示范为主题,通过示范京昆戏曲中常用打击乐的演奏技巧以及其在戏曲文武场中的运用配合,为广大中英戏曲爱好者展现中华戏曲文化严谨复杂的演奏体系,及中华艺术独特的意境文化。
在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主任柳毓玉老师简短凝练的开场后,担任主讲的万英老师带领风景独特的“国际京昆打击乐队”亮相讲座大厅。在京昆演习社表演艺术家李惠馨老师的配合下,讲座充分考虑现场观众的需求,以中英双语模式饱满展现京昆打击乐作为中国戏曲文武场的骨干,在中国戏曲表现效果中起到的作用。
万英老师自幼钻研打击乐演奏,来英后成为京昆研习社首席打击乐师,与京昆研习社其他艺术家们一同投身于向西方社会展现中华国粹的事业中。万英老师先从学术的角度对比中西方戏剧表现手法的异同:西方戏曲恪守真实显现生活的法则,然而中国戏曲遵循“拟太虚之体,空纳万境”的舞台写意观。这正是中华艺术的高深所在:化万境于一体,虚怀天地,众人各感其怀。
万英老师强调,在中国戏曲表现中,打击乐师是当仁不让的“幕后英雄”,没有打击乐器坚实的后盾,戏曲的意境是无法单纯通过表演尽情展现的。
此次讲座方式十分生动,不仅是因为讲解过程中穿插视频音响效果,更重要的是观众有机会在讲座后亲自手执乐器,在万英老师的指挥下,身临其境地感受演奏打击乐器的乐趣以及与众多戏曲爱好者共同创作美妙乐章的“众乐”之享受。
中华传统文化学院主任柳毓玉老师表示,本次研讨会举办得非常成功,中外友人兴致勃勃地围坐在一起,认真阅读中国戏曲锣鼓谱,陶醉在演奏的乐趣中,这正显示出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也预示着中华传统文化传遍世界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