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伦敦奥委会邀请成为唯一华人学者火炬手的英国女王大学中国管理研究院院长熊榆博士近日再得喜讯。 他收到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大学邀请信担任该校高级讲师。 年仅30岁的熊榆博士也将成为该校乃至英国其他传统名校经管领域目前最年轻的高级讲师,并被告知将担任更加重要的职务。 熊榆博士22岁本科毕业,26岁博士毕业,1年内完成博士后并在28岁获得终身职位,在30岁获得高级讲师资质,在其所在的学术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 女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Matthias Beck教授表示,他对一个青年人的学术水平发展如此迅速感到十分震惊,超过了绝大部分英国学者。前院长Richard Harrison教授表示,熊榆博士对教学、科研、行政的投入和效率,非常罕见,这个是他应该得到的。 Lancaster大学David Brown教授说,女王大学必将非常失望,因为一位极具实力和潜力的学者将离开。 据了解,高级讲师职务在英国传统大学里相当于美国的副教授。由于英国传统名校一个专业只能有一个教授,搭配1-2 名高级讲师和2-3讲师(教授、讲师、高级讲师均为终身教职)。其他都属于教员(Teaching Fellow)、研究员(Research Fellow)或研究助理。因此能达到高级讲师级别,一般须为资深学者。 通常情况下,在每100个英国博士中,能在其博士毕业10年内幸运获得终身教职成为讲师的仅占10%。而在讲师中,仅有不到一半的人最终可以升为高级讲师。 而英国1992年以后成立的新兴大学,在体制上,则和传统名校有所不同。 在新兴的大学中,能够正式入职的,一般都能成为高级讲师,而新兴大学的讲师,则只是临时兼职的老师。和美国一样,新兴大学在高级讲师之上,还设有一个“首席讲师”,这是传统大学没有的。 在4月2日举办的中英经济学年会上,熊榆博士被选举为理事。他将于近期接受中央电视台《海外华人》栏目专访,谈其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