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铁路系统改革下,原本属于铁道部的行政管理职能划入交通运输部,主要由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承担;原本铁道部实际上具有的企业经营业务,则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继续开展。
回顾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源于第一支“洋人”建造的京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
从1896年5月动工兴建卢沟桥马家堡火车站开始,直到1906年4月1日,卢汉铁路才正式通车,前后共花了10年时间。
工程从南北两头同时推进,中间因八国联军入侵、自然灾害等,屡屡停工。
1905年5月,南北两段在河南詹店附近接轨,同年11月,黄河大桥竣工,卢汉铁路全线才贯通,全长1311.4公里。1906年4月16日,湖北各界在汉口举行隆重仪式,年近7旬的张之洞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火车,心中无限感慨。
卢汉铁路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当时国库空虚,为了修筑卢汉铁路,湖广总督张之洞1889年向清政府提出每年拨款200万两银子备修路之用,得到了允诺。
随后,为生产卢汉铁路所需要的钢轨,张之洞开始筹办汉阳铁厂等一系列重型工厂。
但每年200万两银子,对庞大的工程无疑是杯水车薪,并且仅仅拨款一年,就因东北局势紧张,清政府下令“移卢汉路款先办关东铁路”。
1895年年底清政府决议重新兴建卢汉线,原来打算铁路实行“官督商办”,由各省富商集股修建。但当时清政府信誉扫地,华商“各怀观望”,无人问津,不得已只好举借外债。
借款筑路的消息一经传出,美、英、法、比等国的公司派代表蜂拥来华,竞相兜揽。俄、法两国在取得中国东三省和滇越铁路的直接经营权益之后,又拉拢比利时合股公司出面套取卢汉铁路的贷款权。
张之洞认为其他国家胃口太大,而比利时是个小国,钢铁资源丰富,铁路技术成熟,最主要是他们“于中国无大志”,比较让人放心。
1897年3月17日,比利时驻汉口领事法兰吉见张之洞面商筑造卢汉铁路事宜。
经过谈判,清政府最终与比利时人达成了协议。1898年6月,《卢汉铁路比国借款续订详细合同》和《卢汉铁路行车合同》正式签订,清政府向比利时公司借款450万英镑(年息5厘,9折付款,期限30年)
比利时公司接办后,南端终点改为汉口玉带门;北端起点改为经北京西便门至正阳门(前门)西车站。
该合同规定,筑路工程由比利时公司派人监造;所需材料除汉阳铁工厂可以供应外,都归比利时公司承办,并享受免税待遇。
在借款期限30年间,一切行车管理权均归比利时公司掌握。这不仅使中国完全丧失了铁路主权,还在财政上受到巨大损失,为以后帝国主义者利用债款关系掠夺中国铁路权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例。
京汉铁路通车以后,营业发达,余利很多,在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和人民纷纷要求收回铁路主权的压力下,清政府几经周折,终于在1909年1月,拨官款500万两白银和借英国汇丰、法国汇理两银行款5万英镑,还清了京汉铁路借款,把铁路赎回,收回京汉铁路管理权。
京汉铁路的全线贯通,改变了武汉在近代中国经济布局中的格局,武汉不再是长江流域中仅充当横向传导的角色,纵向的铁路线在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前提下,还有成百上千的运载力,这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汉口商业贸易的发展。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