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世界名城,既古老又年轻,既是英国政治、金融的中心,又是文化古都。在体育方面,伦敦还是户外运动、现代体育的发源地。算上即将召开的2012夏季奥运会,伦敦举办奥运会的次数为三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举办三届奥运会的城市。
伦敦1908年首次主办奥运会实属意外。原主办城罗马在申奥成功后不久便遭遇维苏威火山爆发,忙于救灾无暇筹备奥运。当时,由顾拜旦所领导的国际奥委会于1906年11月决定由伦敦代替罗马,主办1908年奥运会。 伦敦接手罗马,不辱使命,当时的英国政府表现出了惊人的工作效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在当时颇为简陋的技术条件下,迅速地在伦敦西区兴建了一座有6.8万个座位,可容纳7万余观众的现代运动场,即“白城”(White City)体育场。现代奥运会一般赛长两三周,然而 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从四月末开到了十月底,历时半年多,是历史上会期最长的一届奥运会。 1908年的伦敦奥运,首次规定了开幕式上各代表团穿统一的服装,在本国国旗引导下列队入场。本届奥运会有22个国家参赛,运动员2034人,总人数比之前三届的总和还要多。此次奥运会也是世界五大洲代表的第一次奥运大聚会,对奥林匹克的国际化有历史性的意义。第四届奥运会的组织良好,成绩显著。“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首次被提出并得到体现。从这届奥运会起,奥运会的奖牌开始规范化。其标准样式在1907年5月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制定,直径为60毫米,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规定的统一图案,反面则由主办国设计。在此届奥运会上,除了筹委会编印所有竞赛规程、规则以及安排的细节、宣传海报之外,对参赛选手的资格、尤其是业余身份,也有了严格规定。个人项目每国选手报名以12人为限。计量长度的单位也改成公制。 1908年的伦敦奥运以其良好的组织工作和出色的设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使奥林匹克理想逐步得到传播。 四十年后,刚刚经历二战蹂躏的伦敦第二次主办奥运会。与1908年首次主办奥运会不同,此时英国国力大幅衰减,不过作为二战后的第 一次奥运盛会,英国希望通过这一届奥运会提升整个国家、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士气。 受经济条件限制,1948年奥运会显得“很寒碜”。田径跑道由800吨煤渣而建造,奥运主场馆更是直接由温布利球场改造而成。也没有专门兴建奥运村,男运动员住在皇家空军的营房里,女运动员则居住在伦敦一些大学的宿舍中。奥运筹备阶段,当时的艾德礼政府还向其他国家伸手索要体操设备、食物和矿泉水。加拿大甚至捐赠了几块具有弹性的松木作为跳水板。此外,运动员的食物也相当匮乏,直到奥运开幕后,运动员们的食物配给量才增加到重工业工人同等级别。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十二年后举行的首届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人们在长期的战争中饱尝了家园被毁、亲人死去的痛苦,但在这里又领略了和平和友谊的幸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它们虽来不及派训练有素的选手参赛,但纷纷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达59个,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运动员共4099人,其中女子385人,男子3714人,也是以往历届所不及的。 这届奥运会开创了电视奥运转播先河,英国广播公司当时只用1000英镑便买下了奥运电视转播权,与如今动辄上千万、上亿美元的电视转播费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当时,整个英国只有几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能收看到比赛转播。 尽管1948年伦敦奥运会处于紧缩和“吝啬”的氛围下,但这场奥运会被认为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经历六年的世界大战后,人们对体育的兴趣重新被唤起。 2012伦敦奥运会,即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在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拉开序幕。虽然不同于前两次的举办充满危机,但自七年前获得奥运主办权以来,英国经济的持续低迷,为奥运筹办造成重重困难。临近开幕,奥运在交通、安保筹备工作中的纰漏也是饱受诟病。即便如此,届时全世界的目光会仍再次聚焦于这个古老而又时尚的城市,相信伦敦,会带给世界惊喜。(本报综合整理)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