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魏秧子

为了将台湾的新兴创意文化与伦敦的创作特色进行交流并碰撞出更多的火花,6月24日由台湾创意机构CAMPOBAG所带领的12位创作者和伦敦慈善机构London Printworks Trust合作,推出了“英伦粽夏夜之梦”成果展创意市集。 台湾一直走在亚洲创意潮流的前沿,散发着特有的个性。当天的创意市集,汇聚来自台湾和英国的创作者们的作品,不仅有设计独特的手工饰品、个性插画,还有风格独特的服装,让到场的观众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特色和差异。
创意源于生活 这次所有创意者的作品都非常强调原创性。其中猫屋杂货铺和台北不来梅就是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品牌。猫屋杂货铺的店主Isis是个非常喜欢发现身边事物的创作者。她作品的原材料是羊毛毡,她说之所以选择羊毛毡是因为“这种材料的可塑性非常强,但是操作却很简单,可以讲创意无限发挥。”她的创意灵感都是来源于她自己养的小猫,因此每件作品都有着特别的味道。除了源于生活的作品,Isis的作品里还有其它一些很常见的小饰品,她说:“这些东西看起来大同小异,但是在每个物件上我都加了自己的创意,保证每件作品都不雷同。” 而以漫画家出身的米奇鳗的作品则是将生活灵感与漫画擦出了无限的火花。作为漫画家的米奇鳗很擅长将无形的,或是理念性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图画表现出来,将概念的东西形象化。他觉得自己的作品是“可爱中带点奇怪,幽默中带点衰败”。这次他带来了一系列自己设计的创意贴纸,还将在伦敦学习到的绢印技术学以致用,创作出一副精美的绢印卷轴画。米奇鳗很喜欢将一些公共话题变成自己的创造,将这些热议的话题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有创意,而且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话题其中的含义,吸引更多民众的注意。
艺术无国界 CAMPOBAG之前也举办过类似的活动,这次是第一次来伦敦,在近半个月的学习交流中,中西方的创作者们互相交流心得,吸取彼此的长处和特色。活动的负责人Jerry表示,伦敦的艺术非常的多元化,而且兼容性非常好,在这里任何新奇的创意都比较容易被接受。Jerry说这次他们还去到了广州和澳门,“广州的大型工厂很多,创作者可以了解到商品量产化的过程。”他说。在Jerry看来,创意市集和创意产业现在新兴事物,还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不管是在哪里,新鲜事物都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关注,好的创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当天的活动除了有创意市集,还有热辣的T台走秀,现场来自台湾的创作者们还向外国朋友示范如何包粽子,与大家分享可以吃的“中华传统文化”。